第94部分(第3/4 頁)
呀,你還記得我讓你帶人在山裡收集的那種草種子嗎?”臨青溪笑著問鈴蘭。
“記得呀,當時您說要很多草種子,甚至讓我僱了村裡的好些孩子去山邊上找草種,當時大家還都以為我瘋了呢!”鈴蘭想起幾個月前,臨青溪突然對她說,讓她收集一些野草的草種,而且還是越多越好,雖不知道臨青溪要做什麼,但她還是照做了。
“呵呵,你沒瘋,我更沒瘋!我讓你找的那些草都是具有土地增肥和改善土質的好草,而且它們大部分都比較耐寒,有些冬天也能存活下來,到了明年就算不用施過多的農肥,咱們的地種出的莊稼也比別人的要好。”臨青溪笑著說道。
“那些野草原來這麼有用,要知道我就多采一些草種子了。”鈴蘭有些後悔地說道。
“到時候犁地的時候,直接把草種子灑在地裡就行,另外,再留出三十畝地種一些秋冬時令蔬菜,這樣納園和繡園吃的蔬菜就不用愁了。另外,白樺、白楊,你們以後主要呆在秘園,我身邊有海桐、海藍她們就可以了,棕竹他們也可以帶去秘園。”透過這段時間的觀察,臨青溪發現棕櫚他們對自己十分忠誠,而且幹活也很賣力。
“是,姑娘!”
接下來的幾天,臨青溪和溪園的人就開始各司其職地忙碌著,麥子用鐮刀收下來之後,直接在地邊壓出來的麥子場上打好曬好,然後放進倉庫裡。
因為薔薇僱的短工比較多,所以溪園的麥子收的很快,在加上是用牛拉磨,打麥子也比人力要快得多。
另一邊,臨遠山找來臨大旺、臨長勝、臨阿貴、臨興、臨虎、臨大山,和臨忠國、臨青豪、臨青木一起把那一百畝的麥子都給用鐮刀割好捆好。
然後在麥場上曬兩天,接著又找來大木桶,幾個大男人站在木桶邊上,抓住麥稈開始在木桶邊上敲,像這樣敲打過後,麥粒自然就會落在木桶裡。
臨青溪讓臨遠山用石磨壓,但是臨遠山他們都不同意,說這是村裡人來年的麥種,壓壞了太可惜。
好在秋收的時候,天氣一直都是晴朗的,雖然很累,所有的麥子還是都搶收完了。
只不過,隨著臨青溪一畝地麥子產量是六百多斤的訊息在臨家村和周邊村落傳來之後,很多人開始找上門來,希望能從老臨家購買一些來年的麥種,就是陸志明也拿來了錢,說是要從臨青溪這裡大量購買春麥的麥種。
老臨家祖宅的後邊已經重新蓋了大院,現在村裡女人制袼褙、切底都挪到了那個院子裡,所以老臨家祖宅的院子就變得清靜多了。
但村裡人似乎都習慣了晚上把老臨家祖宅院子當成聊天說話的地方,因此,很多人一吃完飯就三五成群地來了,好在地方夠大,能坐的木床沒了,但是臨青木閒來無事做得很多小凳子全都派上了用場。
這天晚上,陸志明雖然是便衣而來,但是很多村民還是認出了他,一開始眾人還很拘束,後來發現陸志明是個非常親和的縣太爺,對他也就沒那麼見外了。
“縣令大人,您也要買溪丫頭的麥種?”臨長勝大著膽子問道。
“是呀,溪兒這麥種產量高的事情現在整個福安縣的百姓都知道了,哪怕是種出傳聞中的一般產量,福安縣的百姓也就不愁吃了。”陸志明辦完案才回福安縣,而且剛到縣衙沒多久,江師爺就慌慌張張地找到他,說是臨青溪手裡有高產的麥種。
如何提高麥子的產量,臨青溪早就把方法告訴了陸志明,而且他也寫成奏摺給了當今聖上。
皇帝早就讓農事官員按照臨青溪所說的方法種了麥子,產量的確是提高很多,但是達到一畝地六百多斤,還是有些距離。
“師父,您有多少銀子從我這裡買麥種?您這個縣令大人一個月的俸祿可是不多,聽夏蓉姐姐說,您連給師孃買玉簪的銀子都沒有!”臨青溪不怕揭陸志明的短,她那一百畝地是免費給村裡人的,其他的可就不是免費了。
“師父可否先賒賬,以後慢慢還你,你放心,字據我都寫好了!”說著,陸志明就從懷裡拿出一張字據,上面已經蓋上了他私人的印章。
他這個縣官的確是囊中羞澀,兩袖清風,可是為了全縣百姓,他一點兒也不介意給自己的徒弟寫欠條。
臨青溪笑笑說道:“師父,您這欠條我不能收,因為我知道,您就是當一輩子的七品縣令,也還不起我這種子錢。”
“溪丫頭,怎麼和你師父說話呢!”臨遠山瞪了一眼臨青溪,怪她有點兒沒大沒小,而且還當面讓陸志明這個一縣父母官下不了臺。
“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