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部分(第2/4 頁)
會是一車土豆,或是蘿蔔,所以在食堂吃飯,連續幾個星期吃一種菜那再常見不過了。
車上放了幾個大籃子,安溪和江小梅一人坐一邊。趕車的是食堂的掌勺大叔,江小梅和他很熟,兩人說著話好不熱鬧。
“安溪,你要是能考上大學是要回北京吧!那家裡怎麼辦啊!”大叔是不捨得揮鞭子打那頭寶貝牛的,他拿棍子在牛嘴巴前面吊了一捆草,催著它往前走。
“江潮會跟我一起去北京的”,安溪說道。
大叔一陣搖頭,“那哪行!跟你回北京了那可不就成女婿上門,誰來照顧他爸媽,這可是大不孝。”
安溪低頭笑笑,不打算再說什麼說服別人,想要改變一個人的思維太難了,她沒這個能力,也不願多費口舌。反正讓他們口頭上佔兩句便宜也不會少塊肉,她自己過得好就行了。
江小梅卻是願意費口水的,“牛根叔,我哥去北京是要幹大事業的,年輕人難道不該有點追求不成。”
“什麼追求,你沒瞧見那些年有追求的人可都進去了,還不如老老實實在家裡種田,日子可安生多。”
江小梅一聽是不服氣的,非要更正大叔思想不可,安溪笑著聽他們說話,無論江小梅怎麼說,大叔還是那句話,種田多好,安生。
直到到鎮上的時候,大叔把她們放在招生辦門口,然後絕塵而去,江小梅不由一陣氣苦。
招生辦其實就是一個小屋子,以前是個雜物間,後來宣佈高考之後才緊急清理出來的。之前他們報名的時候也是在這裡。
招生辦的那個小小的視窗前面排了好長一個的隊伍,先領表,在填寫志願,寫完後就從那裡隔著一張桌子的門口遞了進去。
兩人排對等在後面,兩個小傢伙見到這麼多人很興奮,咿咿呀呀地大叫著。一般考大學的大都都是知青,年齡基本不會大。不過也有特例,像是五九年最早下來的有兩個知青,因為看不到希望都結婚了。其中一個在她前面,這次填志願直接牽了個兩三歲的小姑娘。安溪也是跟她聊天的時候聽她聊起來的。
“不容易啊!所有人都不同意我考大學,為了考個大學直接以死相逼了。要是早知道會有今天,當初也不會那麼急著把自己嫁出去了”,女人略有些苦澀說道,“小妹妹,姐姐看你還年輕,怎麼也這麼早就把自己嫁出去了呢!我是年紀大了不得不嫁人,你還年輕,人生可以有無數種可能的。”
安溪聞言笑了笑,“因為喜歡啊!喜歡他,所以就嫁了。事實上,我也沒選錯人,他對我特別好,什麼都把我放在第一位。這次考大學,都不需要我說什麼,還是他把他父母說服的。我覺得再沒有比他更合適的人了。”
小決明咧著嘴傻笑著,不斷拍著手喊道:“爸爸,爸爸。”
安溪回頭看顧了他一眼,替他把嘴上的口水用口水布擦掉,不由好笑地捏了捏他的小嘴巴,“口水,哥哥髒髒。”
“張張”,小決明把手拍在安溪背上,歡快地說道。
女人奇怪地看了安溪一眼,她見過下鄉的知青,基本上所有結婚的都是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不得已的舉動。有些是因為年紀大了,等不下去了,想找個依靠隨便過了,她就是這一種。這一種還是好的,起碼自己還能有的選,還有一些是受威逼利誘強迫嫁給村幹部的,這種更是慘了。
像安溪這種這麼心甘情願的是真頭一次見到,看她那真心實意的樣子也不像是裝的。在這窮鄉僻壤的地方也能找到心上人有多不容易她會不知道,在城裡眼光被養的太高,心氣高看不人那都是正常的。
隊伍在漸漸向前走著,大約十分鐘安溪領到了志願表。志願表的第一欄是姓名,年齡,籍貫。
下面一欄就是要填的大學。
她來的時候自己帶了筆,所以就在一塊大石頭上坐了下來,仔細把地址填了下來。
籍貫這一欄,早在當初來三水村的時候,她戶口就已經從北京落到了楊樹林縣。所以她在戶口一欄填了A省B市楊樹林縣雲英鎮三水村。
如果順利考上大學的話,她的戶口是可以從三水村再牽到學校,非本地學生畢業後則有機關單位接收,如果不能落戶的話戶口就會被打回原籍。
這年頭一個城市戶口有多重要,安溪不可能不知道。有了城市戶口就表示能接受更好的生活環境,也能為兩個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的資源。
想著,安溪在第一志願下面填了北京大學,專業就填了醫學專業。其餘四個大學從高到低,依次往下填著。
填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