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部分(第2/4 頁)
個兒子,威力自在,放眼天下沒有人及得上他。你有個女兒非常適合為我兒妻,你可答應。”
樂神的女兒聽到後,也非常願意嫁給阿修羅王。阿修羅王非常高興地和樂神的女兒結婚了,婚後不久,王妃就懷孕了。
經過八千歲後生下一女兒,女兒儀容端正,美麗非凡,天上天下無出其右,絕色中的絕色,莊嚴聖潔。面上姿媚有八萬四千美態,在左邊看也有八萬四千,在右邊看也有八萬四千,前面看也有八萬四千,後面看有八萬四千。
阿修羅王把她當成了心肝寶貝,如月似星般捧在手心。帝釋天聽聞後,派來使者,下詣要娶阿修羅王的女兒為妃子。
阿修羅王言道:“你有天大的福德,你要是能令我坐上七寶宮殿,我就把女兒嫁給你為妃。
帝釋天聽到後,心生踴躍,立即脫下寶冠,持在手上變得如海那麼大。因為帝釋天具有十善的大功德福報,可以心想事成,一下子就令阿修羅王坐在七寶宮殿上。
這時阿修羅王踴躍歡喜,就答應把女兒嫁給了帝釋天。
帝釋天立即以六種寶臺去迎接美麗的阿修羅公主。
在帝釋天的宮闕中,有大蓮花,可以自然化生八萬四千個美妙的寶女。譬如壯士屈臂這麼短的事蹟內,阿修羅公主就給接到帝釋天的城樓——善法堂上。
阿修羅公主的美麗比起天女們強上千百倍,帝釋天為她取號為悅意王妃。諸天人見到,都為她的美麗歎為觀止,視東忘西,視南忘北。
三十二天將輔臣,見到悅意王妃,也都身生歡喜,乃至每個毛孔皆生悅樂。
後來,帝釋天到歡喜園遊玩,和眾多的綵女入仙池遊戲玩樂。
這時悅意王妃就生出嫉妒之心,排遣五夜叉去見阿修羅王,說道:“現在帝釋天不再寵愛我了,與眾多婇女一起互相遊戲。”
阿修羅聽到後,心生嗔恚,大發雷霆,立即興起阿修羅眾攻打帝釋天,捲起大海水直到須彌山山頂。九百九十九個手,同時一起撞擊喜見城。
大大動搖了須彌山,四大海水一時波濤洶湧。帝釋天驚惶恐懼,不知躲到那裡是好。
這時,宮殿內有神將對天主言道:“天主,莫要驚慌,過去佛說過般若波羅蜜咒。天主應當誦持,鬼兵自碎。”
帝釋天坐在善法堂,燒眾名香,發大誓願:“般若波羅蜜是大明咒,是無上咒,無等等咒,真實不虛。我一定修持此法,以成佛道,令到阿修羅自然退散。”
誓願完畢,在虛空中有四刀輪,因為帝釋天的清靜功德,從天自然而下。阿修羅王耳鼻手足一時盡落,令到大海水鮮紅如絳汁。
阿修羅大驚失色,遁走無處,最後躲入連藕絲孔,才躲過一劫。
這個就是記載在佛經的一場阿修羅的戰亂,就是說,在低層的天界,眾生不離情慾,這就是因為情慾所引來的一場紛爭。
阿修羅因其常常帶有嗔恨之心,執著爭鬥之意志,終非真正的善類。男阿修羅於各道中,常常興風做浪,好勇鬥狠,於諸天中,不時攻打天王,以謀奪位。
女阿修羅貌美,時常迷惑眾生,使難修行,故此阿修羅雖然不用受苦,受天人之福,但死後墮落三惡道機會甚大,故漸列之為惡道。
轉生到阿修羅道者,過去生雖無大惡行,但是輕慢心很重,非常的驕傲,不是瞧不起別人,就是忌妒別人比自己優秀。
種種的業因,包括身行微惡,口行微惡,意行微惡,起驕慢,起我慢,起增上慢,起大慢,起邪慢,起慢慢與回諸善根。
因業力的牽引,阿修羅可分為胎,卵,溼,化四生。
卵生者身在鬼道,能以其威力,展現神通入空中;胎生者身在人道,投生的原因是原本在天道中,卻由於降德而遭貶墜;溼生者身在畜生道,住於水穴口,朝遊虛空,暮歸水宿;化生者身在天道,因福德誕生。
在與天界天主的爭鬥中,最著名的有四大阿修羅王:
一個叫婆雅稚,意為勇健,是阿修羅與帝釋天作戰的前軍統帥;
一個叫羅騫馱,意為吼聲如雷,亦名寬肩,因其兩肩寬闊,能使海水洶湧,嘯吼如雷鳴;
一個叫毗摩質多羅,意為花環,其形有九頭,每頭有千眼,九百九十手,八足,口中吐火;
一個叫羅睺羅,意為覆障,因其能以巨手覆障日月之光。是因他過去生為婆羅門時,見到大火燒塔,滅火而使塔不壞,而以此救塔之福德為因,願得大身。然雖有此願,仍不信正法,常愛鬥戰,故死後墮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