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第2/4 頁)
,也沒有給你留下了什麼,媽也不是個能幹的,讓你跟著媽一直吃苦。現在好不容易尋了門婆家,你去了婆家,可是要孝順公婆,要與妯娌們好好的相處,如果你們相處不好,到時候捱罵的那個人,可是你媽我啊。”陳英將王霞摟在懷裡。
到底是她的女兒,是他十月懷胎的寶寶,現在就要給人家了。心裡那個難受,一般人是無法體會了。都說這個結婚,都是嫁女兒的這邊冷冷清清,娶媳婦那邊熱熱鬧鬧。之前陳英沒有感覺到,現在臨到她了,她是真的感覺到了。一想到明天晚上女兒就要別的地方去了,就不能跟她在一起了,一下子就走了。她心裡也空蕩蕩了。
“媽,你別哭了。我現在不想嫁人了,我就想和媽媽在一起。”
王霞現在心裡矛盾死了,她想和張定國在一起了,可是又不忍心現在離開陳英,整個人陷入兩難的境地,就在她現在根本就不知道怎麼辦的情況下,突然外面炮竹響起了,霹靂吧啦的。可是吧王霞和陳英兩個人給驚起來了。
“媽我聽著好像有人在我們屋外放了鞭炮了吧,這大晚上的什麼人,這麼缺……”王霞還沒有說完,那邊陳英就像突然明白什麼事情似的。
“王霞,你快點起來,把衣服給穿,沒想到張家這一次給我們這麼大的面子,這怕是下大禮來了。”
這大禮是張家村特有的結婚習俗之一,大禮主要是結婚前晚,大約是半夜時分,有新郎家在新娘家放鞭炮示意大禮開始了,然後新郎家裡出人,一般是男女各一半,共計66人,其中男33人,女33人,從新娘家門口還是站起。每個人手裡就握著禮物,迎著新娘開門。也是表示著,新郎已經等不及要迎娶新娘了,是給新娘家莫大的面子了。而這個習俗,陳英也只是聽過而已,也就是在小的時候看到鄰村的一個姑娘出嫁的時候,男方這般辦過,一般的人家都沒有這麼辦。這要是這樣辦,費時費力,有傷錢。
而今天晚上,這炮竹一聲響,陳英就想到這個了。就趕忙催王霞穿衣服,而那邊夏小花和三嬸子,還有王霞幾個舅媽都趕緊進屋來了。
“我說大嫂,我剛才看了,那人都已經站在外面了,現在可咋整啊。大丫現在確實要出去一趟,這大禮都來了,你看我們是接還是不接?”
三嬸子也沒有看到過這個陣勢,對於他們這些人來說,大禮這個事情也就是祖輩們說說而已,雖然有,也不是他們。現在突然遇到這個事情,倒是有些不知道該怎麼辦的事情。
“怎麼受不起,我既然他們上大禮,那我們這邊怕是要哭嫁了。誰會唱啊,待會兒,大丫出去了,我們就要唱起來。大禮這邊有,男方那麼重視。我們這邊嫁女兒,我們也要重視,那就哭吧。”
最後還是大舅媽有了主意。最後王霞還是要出去了,王霞現在還沒有搞清楚這個到底是什麼習俗,不過看著大家都這麼重視的樣子,估計不怎麼好辦。等著大家都商量好了。那邊二舅媽就過來了。“大丫,等會兒,你出去,看到那些人手裡捧東西,男要女不要。就是說男的捧的東西你要,女的不要拿知道不?不要害怕,沒什麼事情,就是一個形式而已。”
這大禮確實是有講究,一般女的捧的東西,都是些女兒家的東西,所以可以不要。而那男人捧的東西,都是些男人用的東西。新嫁娘為了表示對丈夫已經對夫家的重視,都要拿著,等著結婚在帶回夫家了。這才有男要女不要。還有一種說法,就是東西不能全拿了,還要留剩下的,寓意也很明顯那就是年年有餘了。
“她二媽,要不就你扶著大丫出去領東西!”
夏小花點頭,“大丫不要怕,二媽跟你一起。你這是頭一回,二媽也是頭一回。我們走!”
那邊王霞的舅舅們,也在院子裡面放鞭炮了,“接大禮了!新娘子出來接大禮了!”
有人大喊,那炮竹就響起來了,王霞在夏小花的攙扶下,就開始領東西了。王霞看著整齊劃一的對付,那男男女女手裡都拿著托盤,托盤上都放著東西了。當即就驚呆。
“新嫁娘接大禮,一接大禮 兒孫滿;二接大禮 夫妻睦;三接大禮,孝公婆;四接大禮,家業興 ;五接大禮,福祿全。”
王霞伴著來人的唱聲,在夏小花的陪同上,將這大禮給受了,那邊男方家裡才將東西給受了,人才走完。等到那些人走後,王霞將這些東西都收拾好了,就跟著夏小花一起進屋了。
“這定國家裡,真的是給我們家大丫做臉啊。這大禮,我長這麼大,也就經歷過兩回,還算上的大丫這麼一回。我看著他們明早估計很早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