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部分(第4/4 頁)
06年4月“太陽號”發表《魅生》系列前傳《眉嫵》,此後發表的前傳系列還包括《流雲》(載2006年9月“休肜號”)、《閒歌》(載2006年12月“紫宸號”),與未發表章節《袖雪》一道收入2007年10月出版的《魅生·鳳鳴卷》。另一方面,楚惜刀自2006年5月“亙白號”開始連載《魅生·幻旅卷》。至2007年暑期合刊(7…8月)《銷香脂》共6篇,與未發表章節《相思剪》《輪迴果》收錄於2007年8月出版的《魅生·幻旅卷》。
這期間發生的事情,但凡是奇幻讀者都瞭解一二,那便是綿延數年的“九州門”事件。此處不去糾纏細節,網上自有節略。自九州鬧家務以來,楚惜刀一直支援“魔都”一方,不僅持續供稿,而且參與“南九州”的諸多策劃專案,如海國誌異系列等,並在2007年3月號試水九州設定之後(《九州·雲山別》),2008年開始連載九州設定的長篇作品《天光雲影》。不過更重要的一件事是《魅生》前三卷(兩卷正傳及一卷前傳)的出版,使得楚惜刀正式躋身重要奇幻作家之列:除了短期內系列圖書的規模效應之外,更重要的是有了自己的設定體系和故事空間。
2008年《九州幻想》系列圖書的《四時好》《五湖煙》兩卷分別刊載《魅生·涅槃卷》的前兩篇《洞冥》和《偷天》,當年6月《涅槃卷》結集出版。封腰上稱“魅生上演華麗大結局,演繹不朽傳說”,故事自是悽婉動人不提。接下來三年有餘,楚惜刀除了完成九州設定下的《天光雲影》之外,還修改並出版了武俠小說《明日歌·山河曲》兩卷。2012年1月,作為續集的《魅生·十師卷》於《南葉·仙度瑞拉》雜誌連載,這個作者和讀者皆意猶未盡的故事終於得以繼續。
應當說楚惜刀的創作歷程深刻裹挾在中國大陸幻想文學的產業模式及發展變化歷程當中。就一般情況而言,大部分的寫手/作者/作家們都經歷著一個網路-雜誌-圖書的產業過程,就業界規範而言,圖書版本應當有至少10%的未發表內容,文字也應當經過潤色和調整。對單行本而言,網路和雜誌都是某種形式的圖書廣告。再加上電子閱讀的逐步盛行,以及讀者群結構的變化,市場的萎縮看起來是不可阻擋的事情。其實就商業價值而言,續集顯然是更容易獲得讀者認可的(這就是如今電影業的現狀)。楚惜刀的創作與出版歷程恰好可以提供一個解讀近年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