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第3/4 頁)
子阿哥也不好做,做的好了,讓人忌憚,做的不好了,皇上也不樂意。
“去,跟老五說一聲,下次北巡帶著他,讓他給朕好好練練騎射,別在蒙古人面前丟朕的臉。”臭小子,別說十三、十四了,可能現在連十五的騎射都趕不上。
李德全得了吩咐,立馬就去找五貝勒,皇上的心思可真難猜,當年五貝勒九歲還沒學漢文的時候,皇上都沒著急,如今不過是疏於練習騎射,反倒是囑咐上了。
胤祺才是最吃驚的那一個,這樣居然就可以撈一個北巡隨駕的名額,也不知道是皇阿瑪是不是一時衝動,不過比起辛辛苦苦北巡隨駕,他還是更希望能夠在府裡頭待著,反正又不是沒見過草原,要想狩獵的話,也沒必要一定要到草原上去,更重要的是草原上的膳食和酒,真心比不上京城的,哪怕烤肉也一樣。
不過在李德全面前,胤祺面上還是一派的欣喜,“有勞李公公了,麻煩您回去告訴皇阿瑪,我一定勤加練習。”拿出福晉減肥的勁頭來練習騎射。
晚上,胤祺洗過澡之後,把太醫給的藥膏抹在大腿內側,跟小時候一樣,藥膏抹上去之後涼絲絲的,很是舒服,不過一想到明日還要坐在馬鞍上騎馬,胤祺又忍不住苦惱,皇阿瑪這又是何必呢,他又沒想著當將軍,至於在蒙古人面前出風頭的事兒,也向來跟他都沒什麼關係。
胤祺讓太監去找太醫拿藥的事兒,不光康熙知道,四貝勒和十三爺同樣也知道,連同李德全傳的話,因為沒有刻意瞞著,所以這倆人也知道。
三個人騎馬並排走在一塊兒的時候,十三爺還打趣道,“五哥學的還挺快,弟弟當年學騎馬的時候,連韁繩都拉不住。”
皇子一開始學騎射的時候只有五歲,小孩子臂力弱,自然拉不住韁繩,不過胤祺的長子都已經快五歲了,這怎麼能放在一塊相比。
十三爺自幼就備受寵愛,哪怕額娘死後才被追封為敏妃,但性子跟老八截然不同,果敢自信,直率衝動,不然的話,也不會因為三貝勒孝期內剃頭,便當眾打人,由此可見其性情。
胤祺扭過頭來,“十三弟這是酒喝大了?”居然還嘲諷起兄長來了。
十三爺單手握住韁繩,姿勢帥氣的很,若是年長的阿哥做起來,可能還稱得上‘風流俊秀’四字,不過,放在只有十四歲的十三爺身上,著實跟這四個字搭不上關係。
“弟弟今日不過才飲了幾杯酒而已,等御駕停下,再好好敬五哥幾杯。”小小的少年郎,酒量可不小,最起碼能把他五哥給喝趴下。
胤祺顯然也是清楚這一點的,一口拒絕道,“還是算了,十三弟還是好好為皇阿瑪辦差。”他平日裡也經常小酌幾杯,有時候甚至會跟福晉對飲,不過都是點到為止,不會讓自己喝大了,但是跟十三弟在一塊飲酒的話,就算是跟著皇阿瑪出來辦差,也一樣會被灌得醉醺醺的。
四貝勒之前一直沒有說話,這會兒卻是開口了,“五弟說的對,還是給皇阿瑪辦差更重要,切莫因為飲酒誤事。”十三弟哪兒都好,就是喜歡飲酒這一點需要多加控制,小喝怡情,大喝可就傷身了。
說來也奇怪,十三爺和十四爺都是在永和宮長大的,而且後者還是四貝勒的親弟弟,但十四爺對四貝勒卻是愛搭不理,甚至有好事的時候,不想著他親哥,有壞事兒的時候,頭一個想起來的就是他親哥,反觀十三爺,除了太子之外,最敬重的就是四貝勒了。
所以在十三爺這兒,四貝勒說話遠比五貝勒說話管用得多。
如果說胤祺留給人的印象一直是忠厚老實,但相處的時間久了,或者交往密切了就會發現,除了表面上的忠厚老實之外,更為顯著的特點是好吃懶做,顯然,這四個字不管是放在男人身上,還是放在女人身上都不是什麼褒義詞,放在皇阿哥身上也是如此,不過這樣一個人卻是可以讓兄弟們放心與之相交,放心藉此來刷‘友愛兄弟’的名聲。
所以別看胤祺在皇子阿哥里頭存在感不高,但是除了親弟弟之外,其他的兄弟都樂意賣他一份面子,不過也僅此而已了。
****
進了九月份之後,福源樓的生意就一天比一天好,下午的時候甚至座無虛席,不過利潤遠沒有糧店賺的多,對於三福晉和七福晉而言,也就是賺些胭脂水粉的錢罷了。
不過對於毓秀而言,這些銀子全部都可以放到私庫裡攢起來,因為不管是她的胭脂水粉,還是其它的日常用度,全部都是從府裡走公帳,反正是合理消費,她又沒有刻意花很多的銀子,再者,她如今也管理著整個五貝勒府,勉強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