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部分(第2/4 頁)
家想想,當和風發現了這種情況之後,他會怎麼做?”
沒等眾人回答,諸葛龍又自顧自地說:“他最有可能的方法,就是把他的人手也分成二半,一半留下來阻擋,一半追人,而他一定不肯放棄追人!”
張世雄對諸葛龍那天馬行空的想法漸漸產生了興趣,接著問道:“這話怎麼說?你怎麼知道他和風會把自己的人手一分為二呢?又怎麼能肯定他一定不會放棄追人呢?萬一要是和風傾全力先擊殺我們的後續部隊呢?退一萬步來說,就算和風把自己的人手一分為二,為什麼你肯定他不會留下來對付我們的後續部隊呢?”張世雄的話道出了張家眾人的心聲,要知道這個可不是鬧著玩的,一個不好張家就會在這個世界上除名了。
諸葛龍耐心地道:“張伯說得這些都很合理,其實整個過程歸納起來也就是四個問題,我也有必要一個問題一個問題地回答。
“第一是怎麼讓和風非追我們不可?其實這個很簡單,只要曾爺爺在前面跑給他追,不但是曾爺爺,還有曾奶奶、伯父伯母都要跑給他追。就和風的個性來說,只要你們跑給他追,他的征服快感一定會無限地膨脹,斷無捨下你們而先對付走在他後面的那些在他想來對戰局沒有決定性影響的人的道理!況且他的目的只是為了拖住我們不讓我們去救張濤,並不是和我們拼命。”說到這兒眾人都贊同地點了點頭。
諸葛龍又接著道:“第二是怎麼讓和風的力量非分成二半不可?這就不用我多說了,第一個問題解決了,這個問題根本就不是問題。要是和風不把他的力量一分為二那是再好沒有,只要我們多襲擊他幾次,和風就是人手再多,也有被消滅乾淨的時候。退一萬步來說,我們的後續部隊都是精英中的精英,就算和風傾全力先擊殺我們,那也不是一時半刻能搞定的。最不濟,我們也可以安然退回北京城中。”眾人又點了點頭。
“第三就是實力問題,曾爺爺和曾奶奶都是我們這邊的最高手,要是跑著給和風追,那我們的後續部隊怎麼辦?其實說穿了也簡單,為什麼跑著給和風追的曾爺爺和曾奶奶一定要是真人呢?”
“因為飛車的速度都差不多,所以在飛車上,一個絕頂高手和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本質上沒有區別。換而言之就是我們以功力較低的人,引開和風那邊功力較高的人。而我們功力較高的人,則盡情地斬殺和風那邊功力較低的人。我就不信傾我們的全力會對付不了和風的一半人手。”
聽到這兒眾人不由大嘆,此計實在甚妙!
可諸葛龍還沒有說完,他繼續說道:“第四就是我們走在前面的一半人手的安全問題。其實這也不是很難解決,和風的目標是我們這方的主腦人物,我想小人物他是不會多做理會的。起初這些人由我帶領,在和風還沒有追近到可以看到我們的時候,我們就沿途每到一個城市便分流二到三千人。當和風可以看到我們的時候,我們便零零散散地分流一些人,這時和風便會認為張家子弟心怯,開始有人逃跑了。那他也只會高興得哈哈大笑,絕對不會在意這些小角色。而這被分流的人立刻往回趕,沿途擊殺和風手下,最終和曾爺爺你們會合。而留到最後的人肯定會有危險,但不一定會死!至少我有七成把握他們能活。”
聽到這兒眾人其實已經心悅誠服,不過張興華還是問道:“為什麼?”
諸葛龍:“這和速度有關,大家只要想一想就能明白了。因為石油資源的不可再生性,早在五十年前就已經不再用石油產品做為飛行器材的燃料了。現在的飛行器一般是使用較環保的氫、氧為能源。”
“這些我們都知道啊!我還知道飛行器的本身也因此分化出了兩個類別:一類是延續了幾十年前的飛機,不同的只是燃料;另一類則是飛車,飛車和飛機是兩個不同的概念。飛車是採用反重力引擎,製造出反重力場,在一定前提下不受重力影響。也就是說它本身是懸浮在空氣中的。
“飛車和飛機可以說各有千秋,飛車的優點在於可以垂直升降,靈活機動,想快就快想停就停,缺點是一旦速度超過每小時四百公里,反重力場就會失效。也就是說飛車的臨界時速就是四百公里,不可能更快了。還有兩個不能稱之為缺點的缺點,一是,在燃料飽和的情況下,最多隻能飛行三千公里;二是,每補充一次燃料都必須重新啟動反重力引擎,而每啟動一次反重力引擎需要半個小時;而採用新能源後的飛機時速不能低於一千公里,低於一千公里就代表降落。也就是每小時一千公里就是飛機的臨界時速。像這些常識,我想這些大家都是知道的,可這些和我們的主題有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