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2/4 頁)
多少禮?”話音未落,就見十來個小丫頭魚貫而入,手裡都捧著四五個錦盒子。
蘭雅把謄抄的賬冊子開啟,嘴裡猶還在說著,“奴婢剛去了奶奶那裡,奶奶正和老爺說這事呢,直說真是好大的體面,姑娘這次生辰共收禮四十九件。揚州城內數得上的人家基本都送禮過來了。連好幾家官老爺府裡也差人送了禮呢。”
所謂水漲船高,泥多佛大,就是這個道理,因著五皇子,她的身份也貴重起來。
姚玉欣揉揉額角。梅香見狀忙走過去,接過姚玉欣的手,不輕不重的輕輕幫她揉按著太陽穴,好讓她舒服一些。
蘭雅瞧瞧姚玉欣的神色,便沒把賬冊子交給她,而是自己在一旁唱冊子,唱到一個,就會有一個小丫頭開啟一個錦盒子。
這賬冊子裡記錄的生辰禮,有按著她的喜好來的。
粉彩天球瓶,雲山霧罩間隱見山水,瓷體光亮晶瑩,顏色細膩,秀麗雅緻,粉潤柔和。
半透明狀的青綠秘色瓷盤擺件、胎壁薄勻,表面光滑,器型規整,施釉均勻。堪堪可以稱得上“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
……
也有時下最流行或是比較稀罕的物件。
李清照詩詞原著的珍貴手抄本,儲存仔細,頁面齊整。
西施浣紗、貂蟬拜月、昭君出塞、貴妃醉酒,四個古代四美經典圖樣,做工精良的團扇子。
錦白底子紅梅圖案的冰絲緞。
瑪瑙、翡翠、芙蓉石、珍珠,紅、綠、粉、白四色打著精巧絡子的腰封腰帶子。
……
還有比較貴重的。
隋朝山水畫家,展子虔的《七仙女遊春戲水圖》,風景秀美,人物傳神,畫意生動。
四杯一壺成套的宋代汝窯產的“青瓷”,杯身小巧,邊壁輕薄透亮,壺身圓潤光澤。
……
等蘭雅唱完,正好小丫頭把最後一個錦盒蓋上蓋子。
“姑娘,一件不少,整好是四十九件。”
姚玉欣點點頭,這些個生辰禮不是用了心的,就是極貴重的。姚喬氏寬厚,從不會剋扣子女們的用度或是節禮,這四十九件生辰禮一個不差的到了自己手裡,可還禮卻還是要公中出的。想著姚家也不缺這點子,便說道,“把這本副冊連著這些個物件都放到小庫房去吧。”
“是。”
“把我之前的那個私章封存了,用哥哥送的雞血石的替換了。母親送的那套小鹿根雕就擺到百寶閣上,三姨奶奶和二姨奶奶給的首飾先放到妝匣子裡……有機會就戴上。三妹妹送的那個荷包……”姚玉欣掩嘴笑,“一看那針腳就知道她必是找了幫手,總是三妹妹的一片心意,我就拿著用好了。至於二妹妹……”
二妹妹姚玉娥送的是一副她自己寫的字,抄錄的是唐代王維的《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詩的意境倒是迎合她平時的喜好,悠然適閒,逍遙自在。
可這副字怎麼處置呢?放在小庫房?掛在堂屋裡,還是擺在積案上?
怎麼都不合適。
“姑娘先吃點飯,這會子溫度正好,再等恐就涼了。”梅香端過湯麵,“依奴婢看,不行就先把二姑娘送的字捲起來,插在書桌旁的大瓷瓶裡可好?左右那裡面全是姑娘的字畫,也不算抹了二姑娘的情誼。”
“也罷,就放那裡面吧。”
“那姑娘看,五皇子送的這幅畫……”
姚玉欣慢條斯理的喝掉一口溫湯,“五皇子的畫也插在瓷瓶裡好了。”
梅香和蘭雅對視一眼。
五皇子身份貴重,應該找個明顯的地方掛起來才是啊。
倆人神情自然落在姚玉欣眼裡。“五皇子的心意,我已心領了。畢竟是我的閨房,這還未出嫁,就將定親之人送的禮物懸於室內?你倆個是怎樣想的?莫不是也像其他人一樣,都被名分、權勢迷住了眼?以至於該分的清的,也分不清了?”
梅香和蘭雅心裡一跳,近來府裡眾人對她們的態度熱絡親切,丫頭們也是姐姐長姐姐短的捧著,因著是大姑娘身邊得臉的大丫頭,連奶奶、姑奶奶都很是和善的對待她們。這才短短几日,自己竟不覺得都有些飄飄然了。別的都好,只要是和五皇子掛了鉤的事情,難免都會把握不好分寸。
現下經姚玉欣一說,才都醒悟過來,頓時羞愧不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