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3/4 頁)
“妹妹儘管放心,我必不負所托,倘若真的有那一日,我必會,會盡全力照顧好姨奶奶。”
作者有話要說:
9第八章 父子意見不一
姚立恆有些心不在焉的回了自己的萬寶齋。普一進門,多祿就迎了過來,“爺回來了,剛老爺叫人來傳話,說是爺回來了,叫去前頭書房一趟,有事相商。”
姚立恆雖說面對姚玉欣有些放不開,顯得頗為被動,但是面對旁人,即使是自己的父親,也是頗有章法的。聞言,他卻不急,為了使自己顯得更加平心靜氣,不叫那個精明父親瞧出端倪,反而是叫多祿去取了衣裳,待換過衣裳後,又走到書桌旁,臨起了《道德經》,待自己覺得已然恢復平常心態了,才起身往書房走去。
書房裡,姚志敏剛送走了綢緞莊上的大掌櫃,看著眼前的兒子,既覺欣慰又覺懊惱。欣慰是姚立恆情感真摯,秉性純良,懊惱是畢竟還是年輕,分不清大勢大利,取捨終是被感情影響。“去見過你欣妹妹了?”
聞言,恭敬垂手站在書桌前的姚立恆面上不動聲色,心中卻是驚異不已,雖知道瞞不過父親,卻沒想父親得知的這樣快,是自己手裡的人漏了訊息?還是自己的人中有父親埋下的人手?可現在不是糾結於此的時候,便惜字如金的答道,“是。”
“既如此,欣兒什麼反應?”
姚立恆依舊恭恭敬敬的回答,“欣妹妹很是想的通透明白,說為家族出力是她身為姚家女的使命,她悉數聽從父親的安排。”
聞言,姚志敏習慣性眯眯眼,這個女兒終是讓自己小瞧了些。以他對姚玉欣的瞭解,應是不願給人做小的,他本想著以大女兒的智慧和姚立恆對妹妹的異常呵護,倘若姚玉欣不樂意,必會為自己籌謀,而姚立恆既有一定的財力又有一定的關係和人手,就能成了姚玉欣的助力,這事還真可能向著別的方向發展。所以才叫嫡妻先透個口風,一是不想和兒女直接正面有了衝突和摩擦,致使父子離心。二是也看看姚玉欣的態度,再就是對姚立恆的試煉,看二人什麼反應,到時候也好及時應對。卻沒想自己的大姑娘如此通達,倒是讓自己小瞧了,而兒子卻是感情用事,從下人回報中就可得知,他是選擇心疼他妹妹,而至家族利益於不顧了。現如今,他的做法恐已經遭到大丫頭的埋怨,而兒子這裡卻需要再好好錘打錘打。“你妹妹是個好的,分得清大局。”
雖說姚立恆仍需要磨鍊,但也不是說他不成氣候。就像他轄制人的手段就算還說的過去。姚志敏能得到訊息如此之快,並不是姚立恆手裡的人透露了訊息,也不是姚志敏埋了人手在其中,他是在姚喬氏透露口風之後,以防有變,便專門著人盯著兒子和女兒,這才很快的得了訊息。“作為未來家主,得知我的安排你便第一時間去尋了你妹妹,告訴為父,你是如何看待此事的?”
姚立恆聞言細細思量,他知道自己的欣妹妹並不願意與人做小,只是礙於父親的安排和家族的榮衰,迫不得已罷了。那個在窗前向外望,滿身鍍在陽光中,背影卻依舊頗顯單薄孤寂的身影彷彿又出現在自己眼前,那裡的孤單和蒼茫使得心中不由又是一痛,那個人是他自小視為珍寶的妹妹。他明白在這件事上他和他父親意見並不一致,這一點想必他父親早已知曉,卻偏偏明知而有此問。既如此遮掩不過,便下定決心。“父親,欣妹妹確實天姿可堪父親重任。可皇子奪嫡尚未有定數,這樣做豈不是過於冒險?倘若五皇子奪嫡失敗,成王敗寇,到時候不單欣妹妹受苦,咱家的生意亦會受到影響。此事不周全之處頗多,還請父親三思。不若在適齡的商賈中為欣妹妹擇一門佳婿,雖不能像五皇子那樣給家族提供助益,但也是開拓家族生意的另一渠道,亦是穩妥多了。”
“你說的倒是也有道理。”姚志敏微微頷首,“想我從你祖父那裡接管家族生意,面臨過多少次抉擇,行差踏錯,就是錯之毫釐行至千里,相差甚遠。可基本上每次為父都沒有選擇錯,這也才有了姚家生意的今天。富貴必是險中求,平穩不是錯,但過於平穩就是保守不進取。五皇子和普通家族對咱家的影響豈可相提並論?”略頓一頓,接著說道,“也許這就是你我父子的不同,不能說你不對,亦不能說我全對。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見解和處事的方式方法。也許是我激進,也許是你保守,不過是你我在生意場上判斷舍取的不一致罷了。至於哪個對家族生意是最有助益的,最好的選擇還要待時日來證明。”
其實其中道理,姚立恆怎會不明白?普通商賈之家,即使再大富大貴也不能和皇子相提並論,給姚家帶來的影響更是天差地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