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第2/4 頁)
付那些心理防線十分堅強的病人的。
至於,如何分辨病人會選擇哪一杯,看軒轅動都沒動那杯碧螺春就知道了。
(看完三章再收藏,但一定請看完三章!)
正文 第二章 故事
人無主見好辦事,軒轅鬆了口氣,誘導酒泉從戒備狀態到放鬆狀態足足用了20分鐘,雖然過程緊湊了點,總的來說還算順利。
讓一個人解開心結最好的辦法,就是讓他能夠面對自己的心魔。對於失眠的人來說,不外乎幾個可能,焦慮,恐懼,不安,或因將來,或因過去,或因現在。總之,找到病根,就能對症下藥。
軒轅重新給自己沏了杯茶,這時候,他已在酒泉的腦海中營造了一個十分舒適的環境,讓他進入最放鬆的階段。
現在,該是尋找根源的時候了。
“酒泉先生,你最近是不是總是休息不好呢?”軒轅用極低沉不會讓人生出反感的音調問到。
酒泉閉著眼,眉頭皺了皺,嘴巴里嘟囔了幾句鳥文,人在下意識的狀況下,通常會不自覺的使用母語,幸虧軒轅的鳥文也過了6級,聽得懂酒泉的意思,酒泉是在抱怨,並不是最近休息的不好,他已經好多年都沒休息好過了。
“那到底什麼事情讓你無法安睡呢?”軒轅很自然的也用起了日語。
酒泉緊閉雙眼,看起來相當的用力,很明顯,內心正處於激烈的鬥爭之中:“不,我不能說。”
強行撕開心理防線會對病人的心靈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害,軒轅不得不停止往下探究,換了另外一個途徑迂迴前進:“對酒泉先生來說,人生最重要的意義是什麼呢?”
只有在乎才會放不下,這是基本道理。
酒泉長嘆了口氣:“最愛的人當然是人生最重要的意義。”
沒想到得到這樣地答案。軒轅不由生出原來日本人也是人地感想來。
“那酒泉先生最愛地又是什麼人呢?”
酒泉露出一副悠然神往地神態。沉吟良久:“那還是我18歲地時候。假如不是那場戰爭。我一輩子也遇不到她。”
酒泉正處於催眠狀態。未免有些前言不搭後語。言辭多有重複。以下為方便敘述。由第三人稱整理敘述。
酒泉一郎18歲。正是日本侵華戰爭最激烈地時候。由於戰爭地大量減員。日本全國幾乎10歲以上地男孩子都拿起了武器。走到了前線。酒泉那時已經是一個入伍3年地老兵頭。隸屬第十一方面軍。底下還管著二三十個更小地小兵蛋子。那一年。恰逢其會。他所在地軍團正趕上了震驚中外地南京大屠殺。
對於瞭解中國人地日本軍部地特高課高參及當時侵略軍高階指揮官深知中國人特有地本質和其劣根性。早早就得出了只要在南京立威。殺一儆百就能打擊其他地域中國人地抵抗意志。從此降服中華民族地戰略決策!
如果在當時不進行大屠殺,也不調撥巨大物資解決南京周邊中國被俘軍人及民眾的生計,當時中國最大的在野黨人只需在當地振臂一呼,中國當時最大的在野黨便可輕易在當地重新擁有一支武裝和零星的根據地。對當時日本佔領軍而言:第十一方面軍的給養線斷絕,中國執政黨隨時可以調集五十至七十個師的兵力反擊第十一方面軍!日本佔領軍將面對腹背兩面的敵人!
這是當時日本佔領軍進行南京大屠殺軍事上的必然性!。
《孫子兵法》中提出在敵國作戰,深入敵境時,“掠於饒野,三軍足食。謹養而勿勞,並氣積力,運兵計謀,為不可測。”
當時日本佔領軍正是以這一出發點:
第一,對南京如此富饒的地區進行掠奪,保證第十一方面軍的給養!
第二,對南京軍民進行屠殺,保證其軍隊的獸性和渴望的殺戮本性!
第三,對中國軍隊士氣打擊,對中國當時執政黨政治上的打擊,對中華民族人民信心的打擊!
進入南京的第一天,日軍就得到了“可以隨意屠殺支那豬”的指示,酒泉的小隊是第三批進城的,等到他們進城的時候,大街小巷早已看不到中國人的影子,南京人能跑的跑,能躲的躲,來不及自動消失的也都已經被人為消失了,酒泉帶著他的小隊跑了大半天,居然一無所獲。
酒泉找了家門廳比較大的屋子作為他的臨時指揮辦公室,派他的小隊繼續搜尋,自己呆在臥室休息。在他休息了六七個小時以後,他的副官扛著一床毯子回來了,神秘兮兮的敲起了酒泉的房門。
酒泉開啟門,副官把毯子小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