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部分(第3/4 頁)
“說來聽聽。”趙顯放下茶盞,星辰一般深邃的眸子看向盛攬琛,那裡面是一貫的從來都是讓人看不真切的,卻又不敢讓人妄自揣測的情緒。
“太傅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攝政王以為如何?”盛攬琛問趙顯。
“《禮記大學》中說: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趙顯如是答道。
“那若是一人德行有虧,不僅不能修身,他還枉顧孝道、人倫,拋棄妻子,不問父母。。。攝政王以為這樣的人當得大任嗎?”盛攬琛追問,語氣有幾分急切,還有幾分隱隱的怒意。
趙顯斂了神色,若有所思的看盛攬琛一眼。
趙顯閱人無數,小皇帝掩飾的雖好,但還是被趙顯看出了他的防備與試探。
小皇帝的問題裡暴露了太多。枉顧孝道人倫?說的不就是他嗎。。。呵,小皇帝在為誰抱不平?又在試探什麼?
趙顯心中其實都有數。
隨後又看到窗外的海棠花,想到了讓他日思夜想、蝕骨銘心的那個人,他的神色竟有幾分落寞。他。。。在別人眼裡也是對不起她的吧!
“皇上當謹記:耳聽為虛,眼見也不一定為實。凡事要用心去看,人也一樣。以心為眼,方能辨忠奸。”趙顯的聲音低沉了幾分。
“那攝政王說,一個人若是發生了變化,以前跟現在截然不同,那他還是從前的那個他嗎?”盛攬琛仍緊緊追問。
趙顯的聲音恢復了從前那般的清冷:“人固然不是一成不變的,但無論他如何變化,他的本心卻是不會顛覆的。”
盛攬琛沉思許久,才揚起笑臉,似有所頓悟,又問道:“孤知曉了!對了,還沒有問,攝政王來這裡所為何事?”
“一來臣聽說皇上心情不好,沒有用多少飯,就讓御膳房新做了些飯菜送來。”趙顯看著盛攬琛孩子似的笑臉,心裡不知該作何感受。
宗室裡合適的孩子多少有那麼幾個,但他當年選這個孩子,不僅僅是因為看中了他羸弱的身體和糟糕的境遇,還因為當年這個孩子是永安親自幫過的,他記得自己當時還問了永安這個孩子是誰,永安說他是個可憐的,是臨郡王的長子……
所以,當有人提出小皇帝的人選時,他莫名想起了盛攬琛,那個曾被永安幫過的孩子。
但如今,他已經累了,心力交疲!
他做到了曾經設想的一切,只差登上皇位……但他卻感覺不到一絲絲的喜悅。
因為他的生命裡再也沒有那個永安,那個讓他願意拿命去寵的永安!
如果時間能夠倒流,他希望自己永遠都是那個良善的趙顯,讓她一直都願意在他身邊……
可是,一切都已經晚了!
經趙顯這樣一說,盛攬琛才發覺自己有些餓了。
大概是心結被解開的緣故,盛攬琛心情好了許多,自然也就有了胃口。他擺手讓聞聲進來的端著御膳的宮女擺膳。
“那其二呢?”盛攬琛好奇道。
“臣有一事相請。如今沿海倭寇猖獗,大盛若不大力抗倭,只一味和平退讓,那倭人只會得寸進尺,更加猖獗。臣願自請前去抗倭,海患若是不除,那對大盛與外夷的貿易往來會造成不利。。。”
盛攬琛聞言驚愕站起:“你何須親自去,若不然養那些將軍有何用!朝中事宜離不開你。。。”
海寇確實是困擾大盛許多年的問題。但因為倭寇流竄於海上、沿海地區,蹤跡難尋循,讓大盛一直難以徹底根絕海患。
沒想到攝政王竟然願意自請,是因為前年全面開放的海貿嗎?
趙顯態度堅定:“此事臣意已決。倭寇之事一日不除,大盛一日無安。至於朝堂之事,臣去晉地的那段時日皇上不是管理的還不錯嗎?更何況,皇上已經十二了,可以逐漸接手了,這大盛,終究是你的天下。。。”
趙顯走後,盛攬琛又沉思了許久。
以心做眼?
作者有話要說: 先放上男主了……QAQ
還有小男配也出現嘍~
你們知道以後的事了吧,猜猜嘛~
☆、程二
許泠來程家來過好幾次; 是以程家許多下人都認識她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