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部分(第1/4 頁)
開化,卻沒有中原人那麼狡詐,他們很講信義。前些時候,為了抵禦孔雀王入侵,三個諸侯國緊急徵召了大批軍隊開赴邊境,幫助高涼王索龍與孔雀王作戰。如今孔雀王突然撤兵,邊境集結這麼多軍隊實在沒有必要,可就這麼讓士兵們回家又有些可惜。高涼王索龍便從這些軍隊中選拔出一批精銳派遣到西都戰場上來助戰,其餘的就都遣散回家了。這支派來助戰的軍隊有五萬人之多。
此時的西都戰場正處於膠著狀態。西都城城高池深,易守難攻;魏建功驍勇善戰,詭計多端。想打下這座中洲大陸上最雄偉最堅固的大城當然不容易。不僅如此,敵人雖然敗局已定,可他們的鬥志一點兒也沒喪失,相反還越戰越勇。除了佔據有利的地勢之外,巴特隆沒有完全放棄西都城也是其中重要的原因。他成功擊退了四路試圖堵截他北撤的軍隊之後,就以尼雅河為防線,以七家鎮為橋頭堡,不斷派出迅疾如風的精銳騎兵襲擊帝國的軍隊,致使帝國的軍隊無法放手攻打西都城。巴特隆這麼做不是出於對魏建功和他的守城軍隊的仁慈,也不是不打算儘早退回草原去,他是被逼無奈。他的大軍被堵在狼關出不去。狼關地勢狹小,地形險要,遊牧民族勇猛的騎兵在這裡全無用武之地,而且軍隊也無法大規模展開。他知道狼關的守軍已孤立無援,死一個少一個,打狼關不需要太多的兵力,但需要時間。他派騎兵聲援西都城的守軍,就是希望他們能守得更久一點,為他攻下狼關贏得時間。這樣一來,西都城和七家鎮就成了犄角之勢,遙相呼應,再加上帝國發動的幾次大規模攻城戰都被魏建功一一挫敗了。帝國的各路大軍都感到很疲憊,士氣也有些低落。
此時高涼王派來援軍無異於雪中送炭。南疆軍團的勇猛善戰是有目共睹的,這五萬生力軍的加盟極大地鼓舞了士氣。
皇帝陛下非常高興,連忙下旨,命令國庫拔出大批銀兩賞賜南疆的將士們,不僅賞賜新來的,還厚賞了正在西都戰場作戰的將士。南疆軍團為這場平叛戰爭做出了傑出貢獻和巨大的犧牲。他們北上勤王時共有三十萬人,打到現在只剩下不到十萬人。於情於理都應該重賞。帝國的其他軍隊看見別人發財雖然難免眼紅,但沒有不服氣的。此外,皇帝陛下還擢升藍玉為大將軍,封靖南侯,不過眼下只讓他暫領大將軍銜,依舊在尹川王麾下效力。
藍玉名為尹川王帳下的前鋒將軍,其實早就成了南疆軍團的實際指揮者。這一陣子烏海圖整天躲在帳篷裡和新王妃(就是那個他從山裡娶回來的王木匠的女兒王二妹)顛鸞倒鳳,卿卿我我,如膠似漆。到後來,連軍務院的信使和傳令官都直接去找藍玉而不再理會尹川王了。原因很簡單,軍情如此緊急,尹川王的床上功夫又十分了得,有時候傳令官在他的寢帳外一等就是一個鐘頭,這也太折磨人了。按理說傳令官這麼做是極不合規矩的,可尹川王一點兒也不在乎,好像軍隊的事跟他無關。魏元忠剛剛擔任總理軍務大臣,俗話說新官上任三把火,他一怒之下就把那個壞了規矩的傳令官給撤職下獄了。尹川王心裡過意不去,畢竟這件事不能全怪人家傳令官,每次傳令官一來找他,他就立刻yu火焚身,非要找新王妃**一番不可。仁慈的尹川王為了這件事特意跑到魏元忠那裡去求情。魏元忠擺出一副公事公辦的嘴臉,沒有給尹川王面子。沒想到尹川王居然火了,當著軍務院各級官員的面和魏元忠大吵了一架,把個原本老實和氣的魏元忠氣得差點兒用頭撞他。這事兒最終鬧到皇帝陛下那裡才算罷休。從此尹川王只愛美人不戀權位的名聲就傳開了。
皇帝心裡明鏡兒似的。他知道尹川王這是在向他表態。尹川王的這個表態皇帝陛下非常欣賞。他念尹川王新婚燕爾,房事勞累,乾脆就賞了他一個長長的婚假。尹川王給皇帝陛下叩頭謝恩,然後就把南疆軍團的帥印兵符等物一股腦都塞給藍玉,他自己領著王二妹帶著大包小包的禮物回蘑菇屯看他的老丈人去了。
高涼王索龍派來的五萬援軍當然歸在藍玉麾下。由於南疆軍團實力大增。軍務院便決定要以南疆軍團為主力,再組織一次大規模的攻城戰役,想一舉拿下西都城。魏元忠對這次戰役極為重視,西都城是帝國的陪都,收復西都城這樣的赫赫軍功肯定會彪炳史冊,也會為魏元忠站穩總理軍務大臣這個顯赫官位奠定堅實的基礎。可藍玉不同意,他主張圍城打援。藍玉當然不敢像尹川王那樣去找魏元忠當面吵架,可他的性格又很耿直,心裡有話就要說出來。他想來想去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直接跑到皇帝陛下那裡去說。他一直在軍營里長大,不懂官場,也不知道這麼做比當面跟魏元忠吵架更讓他的上司惱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