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部分(第2/4 頁)
章,十幾萬字,主角還是一個五歲的孩童,例如主角其實沒什麼特豐富的情節。
這很不符合主流商業小說的寫法,可是等我覺察的時候,已經改不過來了。
我的文筆不算好,第一卷,自己看看,也能看出種種不滿的。
只是畢竟是自己的孩子嘛,也不願意說出太刻薄的話來,相信寫過書的人都能體會。
第一卷其實主要講了一件事,殺宗師!楚皇殺蕭布衣!
我在這裡面加入了對天下形勢和主角身世的介紹。
我本來想透過這一卷來表現主角重生之後,從與這世界的格格不入,然後到冷眼旁觀,再到真正融入這樣一個心理變化的過程,可是也許能力不及,感覺這點上做的不好。
最後再說說蕭布衣這個人。
因為是新人,人物刻畫方面不擅長。
也不知道我有沒有寫出我想要的那種效果。
我其實想寫的是一個理想主義者,他藐視權貴,但卻有救濟天下的偉大理想,併為之付出努力,直到付出生命。
本來我開始的設想是一開場,他就已經死掉了的,然後透過別人的對話和描述來寫一個很偉大的人。
但是想想殺宗師這一段,自己都熱血沸騰,禁不住誘惑,所以終於還是寫了出來。
寫了之後,才發現這樣有很多問題。
雖然我有意的在戰鬥方面夾入了些玄幻的寫法,想讓場面變得更有趣點,但是第一卷幾大宗師的戰鬥場面一出,這個高潮就太高了。
想想以後諸卷可能要出現的種種打鬥,那實在是很頭疼啊。
也不多廢話了。
第二卷,我會有所進步的。
第二卷,誰在京都殺四方,等待您的關注!
最後,求收藏,求紅票,各種求!
鞠躬拜謝!
第二卷:誰在京都殺四方
第一章 鷹堂的警兆
第一章鷹堂的警兆
冬去春來又一年,轉眼間已經到了宣德十七年。
臨城作為清臨省最大的城市,最繁華的所在,早已跟宣德五年的景象大大不同。多了無數高樓,街上行走的楚國人民,也大多都穿著光鮮,雖不是個個都綾羅綢緞,但比起十年前,許多貧苦百姓只有破布遮身的狀況,好了很多。
許多異地而行的客商,每次回到臨城都對臨城的日新月異的變化讚不絕口,感慨不已。
臨城最豪華的地段蓬萊酒樓早已拆了重建,由原來的兩層變成了現在的三層。鳳樓的佔地面積也擴充套件向周邊,早吞沒了周圍以前的無數小商鋪。
張姓屠夫的肉店早已變成姓李的裁縫店。
杏花村的作坊如今成了買胭脂水粉的地方。
……
。。…。
如此種種的變化,多不勝數。
也許只有上天才能準確的統計處臨城這些年究竟有那些變化,哪怕即使是清臨郡守府的地方誌和輿情錄裡也不可能記錄下臨城的所有變化。
世間萬物,各有獨特的執行規律。在臨城的諸多變化中,當然也有數十年中始終不變的。
比如蓬萊酒樓和鳳樓。比如臨城最雄偉最壯觀的總督府。
蓬萊酒樓和鳳樓依舊是臨城無數有錢人最喜歡光顧的地方。而且這些年,哪怕是普通百姓,手裡也攢了幾個餘錢,遇到紅白喜事,也有了去蓬萊酒樓吃一頓席面的底氣。而晚上的鳳樓,則更是燈火輝煌,歡笑歌唱之聲傳遍整條街。
總督府依舊是那個楚家總督府。雖然說,楚皇自宣德七年正式,在地方推行文武分治,在清臨擔任總督的楚天倫再不像以前那樣統文御武,而是將清臨的治權交給了朝廷派下的郡守。
但楚天倫卻依舊是北疆數十萬大軍的統領,是楚皇陛下最信任的重臣,負責北疆一切對北齊的軍務。清臨大大小小的官員,卻依舊沒有誰敢對楚總督有所怠慢。
尤其是自宣德十五年後,楚國與北齊的邊境也不似之前十年那麼的和平,邊境摩擦時有發生。因此,在臨城諸文武的心裡,楚總督依舊是過去清臨的守護神。
至於普通的百姓,根本不可能理解楚總督這種權利上的細微變化,對於他們來說,當遇到什麼難以解決的事,年長的沒讀過書的人,依舊會選擇向楚府求助,因為他們相信鎮守清臨十幾年之久的楚總督永遠是最信賴的人。
二月初八,晴。
楚府之內,鷹堂。
鷹堂依舊是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