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部分(第3/4 頁)
出來對著公孫瓚低聲細語道:“主公,末將有一事不明。”
“有何事不明,直接說來。”公孫瓚望著桌前的地圖淡淡的說道。
“主公,那常山趙子龍,初在常山時就略有名氣,經虎牢關一役後,名聲更是大振,可列為當世虎將。今次一戰又僅僅以一人之力連敗那袁紹河北四庭將與淳于瓊五人,末將實在不明白為何他會拋棄袁紹不投反而來我方陣營呢,更為奇怪的是,那趙子龍在連挫袁紹五人時,有足夠的時間將其斬殺。但為何只是將其刺傷留其性命呢,趙子龍對敵軍如此手軟,莫非是有二心?”嚴綱冷笑的說完,頓時在公孫瓚心中起了一層漣漪,似乎思索著什麼。
戰事結束後,公孫瓚雖然敗點多,但依舊就此次戰役進行了論功行賞,並且重新編排,公孫瓚知道趙雲是馬上騎將就將趙雲編排至騎兵隊伍中。
見趙雲長得一表人才頗有自己當年年輕時候的風範,而且胯下的白馬玉獅子更是人人喜愛,為此公孫瓚又把趙雲編進自己的白馬義從隊伍裡。
白馬義從,是公孫瓚的親兵禁衛軍,在同北方少數民族作戰中逐漸發展壯大,以勇猛、善於騎射而成的一支聞名天下的騎兵部隊。
其隊伍中所有的人均騎乘白馬,共分左右兩隊,每隊二千五百人,一共五千人,分別並列與隊伍的兩側,皆白馬白盔,整個一看好像是一對羽翼。身為主公的公孫瓚每次跟敵軍作戰總是喜歡衝鋒在最前面,自己甘當先鋒,又號稱為白馬將軍。
趙雲編排到白馬義從裡時,往那一立,頓時將其他所有人給比了下去,英俊的外表,非凡的氣勢,寶槍龍膽,神駒玉獅子,整支隊伍無人能比。
真可謂:人中趙雲,馬中玉獅子,槍中龍膽,得此一人那呂布的名氣瞬間就被比了下去,因此那公孫瓚又破例新任命了一個職務給趙雲,白馬義從的右翼隊長。
有這樣的隊長加入,白馬義從的隊員全部興奮不已,多是為了趙雲在虎牢關一役戰敗飛將軍呂布的緣由,有這樣的將軍帶隊,那別提有多威風了。
一連幾天的相安無事,趙雲白天就負責騎兵練兵,晚上則尋找一處安靜的環境下練習著自己大哥所教自己的太極招式,從而演變成太極槍法。並配合著自己恩師的梨花快槍,組合成一種新的槍法攻守聯防的槍法,以太極槍為主防,梨花槍為主攻。
數天之後,全軍突然升起營帳,全軍各部將領紛紛到場,整個軍營上下一片沉悶,趙雲早已經準時的進賬,威風凜凜的立在公孫瓚右側。等到全軍將領都到齊後,袁紹才讓身邊的軍師彙報今天前來開會的主要目的。
“各位,今天把大家招集來是有重要的事情要告訴大家,據前線探子回報,袁紹小兒親率大軍數十萬,分三路兵馬一路由顏良為先鋒大將,審配為統軍,田豐為隨軍謀士;一路由文丑為先鋒大將,逢紀為統軍,沮授為隨軍謀士;第三路中軍則是由袁紹親自統軍,高覽、張頜為大將,許攸為隨軍謀士。三路大軍一同向我軍殺來,安營紮寨距離我軍十里地外,戰情緊急,所以特請各位前來商議,有何對策迎戰那袁紹。”公孫瓚親自講訴著緊急軍情,說完忍不住眼掃眾人。
“主公,屬下認為,那袁紹此次進軍來勢洶洶,我當以採取困獸之勢,閉門不戰,等到袁紹軍全軍睏乏之時在趁機全軍衝出,殺他個片甲不留。”公孫瓚身邊大將嚴綱獻計說道。
公孫瓚聽後大為贊同,忍不住點頭說道:“嚴將軍言之有理,甚是符合我的心意。”說完看著一旁英姿颯爽的趙雲似乎有話想說,便開口道:“子龍將軍似乎有話想說,不妨說來與眾位聽聽。”
“是,末將認為,袁紹今次親率數十萬大軍來襲,必定是有備而來,信心十足,因此我們萬不該處於被動。應當主動出擊,完全出乎敵人的意料之外,在敵軍不備的時候先給那袁紹中軍一擊重創,到時候第二敵軍必定來援救。那時我軍新勝,士氣正勝,事先在其救援路線上埋伏一支敵軍,到那時兩軍一同夾擊,將其擊破。到時候袁紹三軍已經敗了兩軍,第三軍縱然不敢來攻而一併撤退,到時候我軍全勝,士氣頂尖只需要堅持固守,那袁紹軍必定會重整全軍來攻。我們堅守不出,等到敵軍士氣完全下降至極點時,我們在全軍衝殺,必定完勝。”趙雲說完,帳內其餘將領頓時忍不住紛紛點頭。
卻不想那嚴綱甚為氣憤,反駁道:“趙將軍想必是書看得多,但是上戰場的經歷甚少吧,單單只是紙上談兵可是不行的。我軍只有不足十萬兵馬,倘若再兵分三路,人馬甚少,別說擊敗敵軍,單是敵軍頑抗想要反撲那該如何抵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