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部分(第2/4 頁)
常開銷已經吃力,現如今還碰上洪澇,也難怪他們如此傷心。”
元祿聽此一言小嘴癟地更厲害了:
“真是聞者傷心見者淚。”
“可不是?” 另一張顫顫巍巍地小嘴也應和著。
蕭懷雪看了半響,將隨行的王子陽叫上前來:
“開倉賑災的事情辦得如何了?”
先前經歷過那一遭,王子陽哪裡還敢有什麼怠慢?事無鉅細地稟告道:
“啟稟陛下,昨日三省各受災縣衙門已經正式開倉散糧,附近災民聞訊皆來,光是昨日一天,已經接濟了不少災民。”
蕭懷雪點點頭:“那眼前這幅場景你又作何處置?”
王子陽略有猶豫:
“啟稟陛下。。。糧種之事官府已在酌情處理,從鄰省加急借來的種子還在快馬加鞭趕到的路上,屆時定分發給受災的百姓,另外,明日起,田野溝渠之事將正式動工,力圖將田地裡的積水快速排出去,另外,微安河中游地區的水壩建設已近完工,相信假以時日,必將擋住滔滔洪流蔓延之下游地區阻礙民生。。。”
“如此,倒是甚好。” 何朝恩感慨了一句,他朝著蕭懷雪欠欠身:
“陛下,微安河水壩一事朝恩也早有聽說,此壩高度寬度達到數十米,一旦建成了,將是閩東三省治洪之路的關鍵法寶,此壩的修建已經耗時半年之久,如今工程將畢,關乎前半年無數官名的心血,更是馬虎不得。”
“愛卿所言甚是,這微安河水壩,的確不可馬虎。”
“即是如此。。。” 何朝恩拱了拱手,直言道:
“陛下何不親自啟程去看看這大壩?一來可以近距離觀察此物查漏補缺,二來,也可以勘察當地民情。”
蕭懷雪這時將眼神鎖定在他身上,並未立即回答,王子陽在一旁有些猶豫地道:
“何大人此言不假,也的確是個好法子,只是。。水壩建在微安河中上游一處峽谷之上,地形險峻路面溼滑難走,且這些日子天公亦不作美。。。”
何朝恩聽到這裡抱歉地彎了腰,默默鼻子有些難堪:
“王大人所言極是,是朝恩考慮不周了。”
而最該表明態度的正主兒蕭懷雪卻一直沉默,此事便暫且擱置了下來。
第60章 好皇帝
在經過一天的微服出訪觀百姓民情後; 一行人也與夕陽西落之時回到了何府。
皇帝草草用完晚膳後便抱著那本簿子入了房,元祿猜想定是今日所見的慘狀刺激了皇帝; 故才如此辛勞地想想出一個萬全的法子解決閩東洪澇的問題。
皇帝在認真做事; 其他人自然也閒不得; 元祿乖乖地跑到廚房將那些鋥光瓦亮的碗碟拿出來,開始洗第四次; 三寶則捧著面頰追在他身後幽幽嘆氣。
問之,小丫頭故頗是不解地道:
“我怎麼覺得陛下此行性格大變; 沉默寡言不少; 就連火,也未發過幾次。”
護主心切的元祿公公先是狡辯了一下:“陛下本來就不常。。。不常發火。”
下一句; 也不得不承認:“不過此行南下的確沉默寡言許多; 可陛下從前在得閒殿一天也說不上幾句話,若真要分出有什麼不同的話。。。”
“該是氣質大變!” 三寶想到了什麼; 搶在他前頭冒出這麼一句來:
“從前的陛下縱使不說話; 身上也總帶著一股生人勿進的兇惡之氣,現在卻宛如變了一個人似得。。。雖極少開口,可瞧起來卻——卻——哎,我也不曉得該如何去表達; 您可能知道三寶的意思?”
元祿衝她痴痴地點頭:“我曉得的。”
三寶便這麼甜甜地笑了笑; 生生閃瞎了元祿公公的眼。
蕭懷雪再次開啟房門時,已是第二天清晨,庭院深深處,有一人背對著他不知擺弄著什麼; 半響後只聽一聲撲閃翅膀的聲音,一隻通體雪白的鴿子撲著翅膀徑直飛向了藍天。
“愛卿這信是寫的誰的?” 蕭懷雪這時也站在了他身後,淡淡地問道。
何朝恩受了一驚忙活過頭來,見是他先行了禮,而後撫著心頭有些許寬慰:
“原來是陛下。”
見蕭懷雪意味不明地望著自己,何朝恩這才頓悟,忙解釋道:
“回陛下,微臣方才送出的乃是給老師的一封信,他老人家雖身在皇城仍時刻關心著閩東的洪澇災情,微臣便每隔一段時間都會為他飛鴿傳書。一晃地,已經是第三封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