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第3/4 頁)
很可惜,效果並不太好,有幾次我不得不在大家的強烈要求下把他拉下臺來。
釋出相關的史實:
釋出1、太平軍的兵制:太平天國的兵制是仿照周禮「五人為伍,五伍為兩,四兩為卒,五卒為旅,五旅為師,五師為軍」的制度。它的編制,每軍設軍帥一員,軍分前、後、左、右、中五營。每營設師帥一員。每師又分前、後、左、右、中五營,五旅帥分統。旅帥下分一、二、三、四、五五個卒長統帶。每卒長下分東、西、南、北四個兩司馬統帶。每兩司馬下分剛強、勇敢、雄猛、果毅、威武五個伍長統帶。每伍長下分衝鋒、破敵、制勝、奏捷四伍卒。根據計算一軍應有一萬二千多人,但從目前得到的資料來看,一軍的實際人數為二千五百左右。本書從寫作角度考慮,採用一萬二千人為一軍的編制。
釋出2、太平軍的號衣:軍中號衣都半臂式,如同背心的形式。天王御林軍,金黃背心沒有邊。東王統下黃背心綠邊。西王統下黃背心白邊。南王統下黃背心紅邊。北王統下黃背心黑邊。翼王統下黃背心藍邊。燕王、豫王統下黃背心水紅邊。侯至指揮統下也是黃背心水紅邊。將軍至監軍統下紅背心黃邊。軍帥至兩司馬統下都是紅背心綠邊。前後各綴長五寸、闊五寸黃布一方,或寫或刷印。初時前寫「太平」二字,後寫「第幾軍聖兵」幾字或「某衙聽使」幾字。到建都天京後,改用宋體字鏤板,濃墨刷印於號衣前後,不復另綴黃布。
釋出3、太平軍的軍冊:每一軍計五百兩司馬。今在前、後、左、右、中五軍各舉一兩司馬伍卒冊式錄於篇,以概其餘。如號衣上刷印某軍某營某司馬聖兵,左綴「剛強」二字,右綴「衝鋒」二字,即知是那一軍那一營那一司馬管下第一伍長所管第一伍卒。
釋出
第五章:初戰
第五章:初戰
釋出在桐城的新兵日子沒有過幾天就收到了壞訊息。上次被我們嚇跑的狼山鎮總兵王鵬飛退到舒城後派出的探子很快了解到我們只不過就是一個卒長帶著的一百多號人,在抽了自己兩個嘴巴之後,馬上調集手下的一千多個山東兵氣勢洶洶的殺到桐城來。和他一起逃到舒城的安慶布政使李本仁也想跟著一起來,但是考慮到兵兇戰危,還是找了個藉口留在了舒城,也許他認為桐城大捷是鐵定的了,因此在王鵬飛的人馬剛走,就向朝庭發了捷報。
釋出在王鵬飛離開舒城的同時,段世賢也接到了手下的警報,舒城離桐城並不遠,因此他急忙佈置城防,同時派快馬回安慶請求增援。當下桐城的太平軍一共只有140來人,還有四十幾個新兵,而清兵可以說是十倍於我,這讓段世賢在守與走之間猶豫了很長時間,最後還是長期以來對清軍的蔑視讓他選擇了留下。可是想依靠桐城的城牆是不現實的,桐城的城牆即薄且低,而且由於兵力不足,死守城池只能是加速滅亡,這一點段世賢也很清楚,讓兩司馬(太平軍下級軍官)去發動老百生守城,應者潦潦,畢竟一百對一千,送死的事情也沒人想去幹。
釋出當最終應戰方案出來的時候,我們都嚇了一跳,段世賢決定開北門,依城而戰。新兵由幾個伍長帶領據守北門城牆,以矢石掩護城外的太平軍與清軍決戰。這步棋可以說是險棋,但也由此把清兵的注意力吸引到北門,而避免了處處防守,兵力不足的尷尬。
釋出當清兵在北門外亂哄哄的列隊的時候,我的心提到嗓子眼,畢竟第一次參加戰鬥,心裡總想著死亡離我不遠了,馬革裹屍的壯烈雖然也讓人激動,但是我不相信上帝把我送回古代只是讓我這麼無聲無息的死掉。
釋出顯然王鵬飛並沒有小瞧了眼前這隻一百多人的隊伍,從城樓上看去,清兵並沒有分兵的跡像,很傳統的列成步兵衝鋒隊形,也許王總兵認為打擊這樣一隻小隊伍並不需要什麼兵法,一擁而上,把對手撕碎了就結束。
釋出雙方就這樣在沉默中相對站立,段世賢騎著馬在隊伍前面來回走著,太平軍隊伍前面卒長和兩司馬的幾面三角黃旗在風中舞動,很多人的生命都會在今天結束,但是城下老兵堅定的表情讓我對他們產生了深深的同情,如果他們知道天國最後的命運,他們會怎麼想呢?
釋出一聲吶喊,對面的清軍瘋子一樣向北門衝來。一路之狂吼亂叫,早就沒有了隊形。段世賢拉住韁線,示意旗手揮動了卒長旗。
釋出在城樓上的我馬上大吼一聲:“放箭!”
釋出話音剛落,城上的新兵們立刻放出了早就扣在手中的弓弦,一排箭劃空而去,在空中找尋它的目標,然後一頭紮了下去。一段時間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