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部分(第2/4 頁)
今輔國候的地面上興旺著呢……”
張樂行打斷王冠三的話,“冠三,投天京也不是不行,輔國候大人在蘇、浙的事情咱們都有聽說,王大人收留災民的義舉當真是義薄雲天,只是我們捻子大部分都是世代居此的,一時間拋棄祖業還是比較困難的,我看龔瞎子說的不錯,咱們捻子自己先把旗號立出來,幹出點名堂了再去天京效力,那時候手裡有了本錢,想必天王也得高看咱們一眼。”
臺下的人群紛紛點頭,王冠三武舉出身,原來舌頭就笨,被張樂行這麼一駁就不知道說什麼了,漲紅了臉,猶豫了一會也退到了一邊。屋裡的人又鬧哄哄了半天,加上張樂行這邊“十八鋪”的人數眾多,最終同意了龔瞎子的方案,齊奉張樂行為盟主,五旗旗主也做了分派,黃旗由張樂行自兼,白旗龔得樹,紅旗侯士維,黑旗蘇添福,藍旗韓奇峰(又稱韓老萬),五旗之外,還有各種鑲邊旗和八卦旗、花旗、綠旗等。王冠三也得了一個黑旗總頭領兼先鋒的位子,他原想推辭不受,禁不住龔瞎子的一再勸說,又想到剛才龔瞎子說各旗之間平時也是互不統屬的,因此勉強答應下來,打定主意回去請示輔國候,自己怎麼說也是正規軍了,再降了身份做游擊隊卻是怎麼回事!
王財原就沒有要收編捻軍的打算,在他看來捻軍全是一些散兵遊勇,一面想著稱王稱霸,一面又放不下家資祖業,這個“捨不得孩子套不到狼”的教訓他們怎麼就不明白?派王冠三去雉河集也沒想著這個大舌頭能把各懷鬼胎的游擊隊給說動了,因此看到他灰溜溜的回來也沒有責備他,對於那個黑旗總頭領兼先鋒的位子,王財也讓他領下來再說,搞不好以後還以藉著這個由頭把手伸到豫皖也說不定。捻子的事情王幾也不是特別放在心上,此刻王財的注意力,已經被吸引到了皖南的戰場,在皖南的太平軍不斷受挫,廬州為江北重鎮,自古以來與徐州即互為支撐,取廬州之後北上取徐州,則清兵北移,安徽基本可以平定,現在徐州已被王財搶先佔領,萬一廬州失守,則徐州也危如累卵,因此王財一再上奏要求天京救援,困守廬州城內的夏官又正丞相周勝坤和秋官又副丞相陳宗勝也數次向天京請援,東王也一再下令節制安徽軍務的韋昌輝增兵,誰知道北王韋昌輝聚集重兵屯守和州,卻找出各種藉口拒不增兵,被逼得急了,才調數千人馬北上,往往是與清兵稍一接觸就撤回和州,結果援兵沒來,清兵倒是越來越多。
相關史實:
1、雉河集會盟:這是捻軍歷史上的一次重要事件,從此開始捻軍成為一支武裝力量走上了清末的風雲變幻之中。
2、張樂行與陸遐齡:1853 年2 月,張樂行和“十八鋪”的首領,曾受安徽巡撫周天爵招撫,並鎮壓過定遠捻軍陸遐齡部,這是一個洗刷不掉的過錯。但張樂行自1853 年4 月脫離周天爵節制後,基本上能積極領導捻軍進行反清鬥爭,並堅持和太平軍聯合作戰的正確方針,直至1863 年被俘就義。
第八十一章:廬州
周勝坤根本沒有想到,一年前被東王派到廬州換胡以晄援湖北之後,自己就來了這個死地!困守廬州一年以來,眼看著城外的清兵是越聚越多,守城的兵將越來越少,真不知道還能守多久,說到兵力,天國在皖南的實力不可說不強,但怎麼就是打不破區區幾千清妖的防線呢?年初天京派出的三千多援軍從運漕鎮北上救援,結果在焦湖(今巢湖)被什麼名不見經傳的合肥知縣馬新貽領著一千多妖兵打得逃出去十里地,真不知道這仗是怎麼打的,聽說前兩天又一支援軍趕到西面的大蜀山紮了四座營壘,正想派人去聯絡,就聽說福濟(安徽巡撫)這個妖頭只用了半天時間就把四座營壘給拆得乾乾淨淨,昨天接到天京的訊息,看來整個安徽戰場天國都很背動,舒城、巢縣、含山這些原來是天國的地盤都在都和清兵反覆爭奪,同樣是天國的兵,怎麼翼王和輔國候在豫、贛、蘇、浙就打得這麼好呢?陳宗勝說翼王也很擔心安徽戰局,派出了羅大綱①丞相領兵救援,但實在是江西軍務緊急,不得不又回兵入贛,要是北王有翼王殿下一半的仁義,廬州也不會搞成現在這個樣子。
“周大哥,今天妖狗子倒是安靜啊,怎麼一天沒見動靜?”陳宗勝帶著幾個參護跑上城來,想把周勝坤替下去,“我看今晚別來偷營才好!”
周勝坤看了朝陳宗勝笑了笑,這兩個廣西兄弟據守廬州一年多了,彼此配合都很順手,最近戰事緊,兩個人就輪換著休息,今天清妖太平了一天,他也覺得奇怪,一年之間像這樣太平的日子加起來也沒有一個月吧,哪天不聽幾聲炮響反倒有點混身不自在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