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部分(第3/4 頁)
無論他們跑到什麼地方,火光之中都能看見端著槍的帝**人在射擊,為了能夠儘快結束戰鬥,高建國在前線部隊控制了戰場局勢後,馬上下令投入一個軍的預備隊,這隻生力軍的加入大大加快了戰役程序,等到天快亮的時候,好不容易從地球那一邊調來的兩萬俄軍作為一個建制部隊已經不存在了,整個戰場上到處是散亂的兵器與物資裝備,在兩軍激烈交鋒的地段,屍體層層疊疊,幾十個俄軍俘虜在華軍士兵的看管下用力的搬運自己同袍的屍體,他們將被胡亂的丟進戰場邊的幾個大坑裡,而與他們相比,陣亡的帝國士兵待遇要好的多,他們都被白布緊緊的包裹後,統一裝進衫木棺材中運回國內安葬,在不遠處,一隊隊垂頭喪氣的俄軍戰俘,在刺刀的監視下被解押到後方,此戰俄軍陣亡三千餘人,一萬六千人被俘,根據最新的軍紀條例和苗超的前車之鑑,這回投降俄軍還算幸運,雖然一路上受了不少虐待,但總算還留了條命。
戰役結束後,帝國政府正式釋出公告,宣佈了這次戰役的勝利訊息,同時宣佈的訊息還有中華帝國政府將與俄羅斯帝國正式開始談判。 可以說這次談判主要還是普、法兩國出了力,事實上在勒拿河戰役結束之前俄羅斯還心存僥倖,希望可以依靠從伏爾加河東調的俄軍開啟東北亞的局面,只是在帝國特使的周旋下,奧斯曼帝國、瑞典、芬蘭都與中華帝國正式建交,同時有情報顯示奧斯曼帝國正在考慮與中華帝國簽訂反俄同盟,如果繼續在東北亞與中國人糾纏,那很有可能使俄羅斯陷於兩面做戰的境地,因此亞歷山大二世最終接受了普魯士與法國的調停建議,答應與中華帝國政府正式就東北亞局面開始談判,而帝國政府也認為繼續東北亞的戰爭對於帝國政府來說已經沒有太大的價值了,畢竟帝國的目標只是堪察加半島,現在堪察加半島實際上已經在帝國政府的控制之中了,繼續向西到勒拿河對於帝國政府來說價值並不大,更何況王財也不想和俄羅斯拼個你死我活,過分的削弱俄羅斯只能讓英、法得益,中華帝國畢竟與俄羅斯有著數千公里的邊境線,結下這樣一個世仇實在是不智,現在的敵人將來未必做不成朋友。
藉著勒拿河大勝餘威,帝國政府與正式與俄羅斯展開談判,這次談判帝國政府所提出的條件就要讓俄羅斯容易接受的多了,不但放棄了原先對俄羅斯五分之二土地的要求,甚至連現在已經佔領的土地也表示可以撤兵,只要交一筆贖金,就可以交還給俄羅斯政府,在軍費賠償上帝國政府也表示可以放寬,原先主張的五千萬兩白銀降為一千萬兩,而且可以分五年付清,唯一不鬆口的只有兩條,一是對於堪察加半島的土地要求,二是俄羅斯必須停止對於帝國國內反對派的任何支援,這一條實際上是指北疆問題,只要俄羅斯答應了這一條,實際上就是承認了北疆叛亂是屬於帝國政府的國內事務。
PS:月票、推薦票、收藏、鼓勵一個都不能少,請大家支援鋤頭,支援正版。 謝謝!
第183章:邊疆問題
第183章:邊疆問題
第183章:邊疆問題
不過與這些談判條件相比,最讓人意外的是戰俘問題,按理說打完仗雙方交換戰俘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但帝國皇帝居然別出心裁,說什麼三萬多俄軍戰俘在被關押期間的費用支出也應該由俄羅斯支付,而且因為戰俘中將校等級不同,所享受到的待遇也不同,因此要求俄羅斯按人頭付銀子,把他們這些打了敗仗計程車兵給贖回去。 俄國特使哥爾查科夫拿著帝國政府開出的贖金單子粗粗的算了一下,居然為此要多出近五十萬兩銀子,氣得他大罵:“就算是買三萬頭豬也花不了這麼多錢啊!”只可惜的是俄羅斯手中並沒有多少帝國俘虜,在這個問題上沒有一換一的資本,只好無奈的接受了這五十萬兩銀子的悶聲大虧。
中俄前後共進行了五輪談判,歷史近半年,在此期間東北亞戰事穩定,佔據優勢的帝**隊沒有繼續向西推進,只是不斷的清剿在勒拿河以東和堪察加半島的俄軍殘部,而不斷增兵的俄軍也僅僅是固守勒拿河西岸,好在雙方都希望結束戰事,在談判的條件上都非常的務實,很快取得了進展,俄羅斯方面迫於中華帝國在軍事上的壓力,接受了帝國政府提出的大部分條件,承認了帝國政府對堪察加半島的主權的同時,要求堪分中俄兩國長期以來懸而未決的邊界問題,這項要求還是比較對王財胃口的,馬上派人與俄方人員一起勘察邊界。 經過幾番爭吵,終於把兩國地邊界線給劃定,首先在東邊,兩國以勒拿河、阿爾丹河為界,華軍從烏斯季庫特、博代博和赤塔撤軍,將阿爾丹河與勒拿河之間的五十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