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部分(第2/4 頁)
人正和身邊的幾個人在說些什麼,看樣子剛才就是她喊了那一嗓子。
也許是陌生人的貿然闖入,剛才還議論紛紛的屋子立刻就安靜下來,眾人都目不轉睛的看著王財和站在他身後的十幾個揹著步槍的衛兵,亡國之人過著朝不保夕的日子,眼下這些軍人的闖入讓他們都有了一種死亡的恐懼。 自從被押解到京師後,帝國政府對他們也算是優待,不打不殺不罵,最多也就是挑了他們中間年青力壯的派到各衙門裡去打打下手,但這畢竟都是要看當今皇上心情的,止不定哪天誰在皇上的耳邊吹了幾句陰風,那一天之內把他們全殺也不是什麼奇事。
“這裡誰做主?恭親王奕欣在不在?”雙方沉默了許久,還是王財首先發話了。
屋裡的人一下子全都轉頭朝那個婦人看去,這面目清秀的婦人輕咳了一聲,坐在她身邊的一個眉清目秀的年輕男子站起身整了整衣衫朝王財欠了欠身道:“在下就是奕欣,請問貴客是哪位?此來所為何事?”
王財猶豫了一下,他也不知道這次來是幹什麼的,是大發善心釋放他們,還是一刀兩斷永絕後患?說實話此時王財心中也非常的矛盾,皺著眉頭在屋裡轉了幾圈才緩緩道:“我是奉了帝國皇帝的皇命,此來是想問問各位在這裡住的可還習慣?有什麼要求儘管提出,皇上會酌情考慮的。 ”
這番話讓屋裡的人鬆了口氣,總算弄清楚不是來殺他們的。 奕欣低頭看了看那位年輕的婦人又問道:“勞皇上費心了,我等都是戴罪之人,哪裡還敢有什麼非分之想。 只是罪臣等羈留賢良寺已經十數日了,我等心中都惴惴不安,不知道皇上會將罪臣等如何處置?敢問大人官居何職?可否在皇上面前多多美言,亡國之人早已心灰意冷,此生絕不會有大逆不道的心思了,只求皇上開恩,放我們回關外去,我等必定日日為皇上祈福,世世為天朝順民。 ”
王財點了點頭,想了想說道:“放你們回去恐怕不太現實,歷朝歷代也沒有這個先例,皇上說各位既然已經降了帝國政府,那就是帝國百姓了,應該和普通的百姓一樣有經商、務農甚至做官的權力,比如皇上就很看重恭親王您,多次在朝堂上提到您對西學的開明,只是因為各位身分特殊,所以不得不考慮的多一些,或者這樣你們看行不行,載淳和你們咸豐皇帝的皇后、后妃以及皇室宗親都住在京師,好在剩下的皇族也不多,什剎海北岸的恭親王府又夠大,就算帝國政府拔給你們的私產,你們可以一直住下去,至於各位前朝的大臣,你們可以自己選擇,可以出仕為官,報效新朝,也可以回鄉務農,總之是來去自便,你們看這樣如何?”
顯然王財的這番話讓屋裡的眾人都有些喜出望外了,人人面上都透著欣奮,相互之間竊竊私語,眉開眼笑。 唯有奕欣不動聲色的彎腰和那個婦人交談了幾句後又問道:“皇上對我等前朝罪人如此寬大,仁義之心實在令人好生敬仰,只是罪臣還想請問一下大人,我等皇室宗親到了恭親王府後是否可以自由出入?日常用度卻又是……大人,您知道,並不是我們得寸進尺,有地方住了,這總是要……”
PS(以下不計入正文字數):有讀者點評小說最近越來越YY了,這也是鋤頭很無奈的一個地方,在帝國建國前我們或者可以按照歷史來虛構,但是隨著歷史被改動的越來越多,想不YY恐怕不行了,還按照原先的歷史來寫肯定是不符合實際的;比如現在的中華帝國正處在強勢的上升期,你讓他再像歷史上的清末一樣對外割地賠款現實嗎?此外關於慈禧的處理,這個鋤頭認為情節設定並沒有什麼不妥的地方,中國歷史上前朝皇族、大臣很多都成了新朝內廷的僕役,這並非鋤頭虛構的情節,而是歷史上血淋淋的事實,小說中的滿清遺族如果不放在身邊圈養起來,那該怎麼辦呢?放回關外肯定是放虎歸山的,比如宋王朝善待柴氏,朱明朝善待陳氏,這些前朝之人畢竟還有些影響力,擅殺或者輕釋都不太好吧?另外最近鋤頭家有喜事,原更新速度要放緩了,基本上是一天三千,一天六千的更新,歡迎大家繼續支援,謝謝!
第181章:陷阱
第181章:陷阱
第181章:陷阱
王財擺了擺手道:“這個不要緊,帝國政府可以按月拔給一定的銀、糧,以足夠使用為度,當然這種優待不會無限期的持續下,皇上說過,既然你們歸降了帝國政府,那就是帝國的普通百姓,你們也應該自食其力的去謀劃生路,而不應該讓帝國政府的百姓出錢來供養,因此我們以三年為期,三年之後,每月供應銀、糧數會逐月遞減,最終取消這種特殊優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