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部分(第2/4 頁)
“不對啊,這顧詩怎麼越打越不成話了!”王財奇怪的叨唸起來,“這種兵也拿上來丟人,他手裡沒兵了?”王財仔細的看了好一會兒,轉頭問康興邦道,“南宮保和倪守道兩人的援軍到哪裡了?”
“殿下,南宮大人的三千人已到按大人的吩咐到了平陽寺,倪大人派出的一萬援軍昨天過了臨清州,現在算日子……”康興邦算了算接著道,“東阿也快到了吧!”
“派人通知倪守道,濟寧州不用來了,去泰安府待命……”王財帶是拿著千里鏡不停的東看西看,“另外通知南宮保,王冠三和王藩的一千騎兵沿大安、平陽一線搜尋,如果發現顧詩主力就緊緊咬住……這狗日的八成是想跑了!”
剛過小馬青顧詩就接到手下報告,淮軍主力的身後被幾百個太平軍的騎兵咬上了!原以為是長毛布署在附近的防軍,顧詩派了一支騎兵上去想把這些陰魂不散的長毛給驅散,結果沒多久就得到訊息,派出去的騎兵竟然被尾隨的長毛給全殲了,這下他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身後這些騎兵肯定是在安徽多次交手的近衛騎兵團了!這說明什麼?顧詩驚出一身冷汗,濟寧城血戰了四天,這支近衛騎兵團不但沒見長毛調動過,更是連他們埋伏在什麼地方都不知道,那誰能保證長毛不會有另外一支部隊在什麼地方布好了口袋等著自己去鑽呢?
招集將領商議了半天也沒什麼好辦法,有人說分散突圍,有人說改道膠州灣租洋船北伐,更有人說乾脆南下經江蘇入安徽,那裡是淮軍老家,本鄉本土的再募新軍也容易。顧詩仔細想了半天,最後還是決定全軍經泰安北返,此時分兵反而讓已經是孤軍的部隊分得更散,更容易讓長毛個個擊破,倒不如破釜沉舟,且戰且退,只要進入直隸那就好辦了。當下顧詩下令各級將佐都必須把情況跟士兵們說清楚,鼓勵大家死戰求生!
在確信淮軍真的是全線撤退之後,王財這才哈哈大笑的鬆了口氣,這命是保住了,接下來的事情就是要讓自己擔驚受怕好幾天的顧詩也嚐嚐這個味道了,當然,僅僅讓顧詩受驚還不夠,王財看了看蒼茫的夜空,心中暗道“我要讓你明白,這中華萬里錦繡江山,究竟誰主沉浮!”
南宮保不斷的派人送回淮軍的動向,王財帶著幾個參謀將這些情報一一標註在地圖上,毫無疑問,顧詩是想經泰安府過濟南退出山東進入直隸。這條路雖然有些懸,但卻是最近的一條路,喜歡冒險的顧詩真讓王財有些佩服,心下到有些惺惺相惜來,可惜一句老話說的好“臥榻之傍,豈容他酣睡?”因此王財在地圖上大大的畫了個圈,惡狠狠的說道:“就在這裡吧!”
千百年來大汶河的碧波之中記錄了多少悠悠中華千年往事?這條平靜的河水像一個旁觀者般目睹了數千來國人自相殘殺,血盈荒野的慘況,而今天,這手足相殘的悲劇又一次發生在他的面前。
帶著數千傷病退到大汶口的顧詩看到河對岸幾百面飄動的太平黃旗和無數個太平軍的營壘無奈的嘆了口氣。接到命令的倪守道連夜拔營,丟下火炮輜重,一日一夜強行軍二百里趕到大汶口外設防,徹底斷了淮軍北撤的退路。而在淮軍身後,率領三千濟寧精銳的王財和南宮保的三千人馬也漸漸圍了上來,一萬淮軍真的是前有阻擊,後有追兵,求生無路了。
“制臺大人,大丈夫能屈能伸,此時我軍已陷入絕境,不如……”劉銘傳猶豫了一下,勸道,“當日長毛曾對卑將說,若是大人肯降,必會裂土封王以待,大人何不暫且曲與委蛇,以圖日後東山再起?”
“放你媽的屁!制臺何等英雄,怎麼會向反賊曲膝?”張樹珊馬上跳起來怒斥道,“老子必要殺出一條血路,保護制臺大人退往直隸!”
“不錯,卑將等誓死追隨制臺大人!”眾人齊聲道!
英雄末路是何等悲涼!顧詩靜靜的看著不遠處默默湧動著的汶河水自言自語道:“我自從軍以來,大小數百戰,越打越是不明白,朝廷腐朽事不可為,而長毛奉行神怪,亦非強國之道,遍觀我中華大地,數千年文明傳承,怎麼會變成這個樣子?有心一腔熱血救國救民,卻是左右受制,難道我中華就註定了要承受百年之恥嗎?我本來就不該來,如今無非就是魂歸故里罷了,今日之事,唯有一死而已!”說著顧詩回過頭看了看跪在身邊的眾人道,“我雖然決心赴死,但是你們卻不必這樣,都有家小的人,何去何從你們自己拿主意。”
顧詩說完,眾人垂頭痛哭,個個捶胸頓足,哭喊著“絕不苟且偷生”什麼的,場面倒也頗為感人。
顧詩擦了擦眼睛又道:“省三,我觀你為人謹細,慮事周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