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部分(第3/4 頁)
茫無頭緒,特別是在蘇州兵工廠裡,已經具有獨立研發能力的本土技師向他介紹一件件新式武器時,皇上都不是很理解,那些稀奇古怪的武器好像與後世所流行的裝備相差甚遠,唯有仿製的水雷取得成功讓他很興奮,地雷、水雷這都是窮國的武器,以小搏大,正是帝國所需要的。
結束了對蘇南工業的示察後,王財接著親身探望了幾戶烈士遺孤。 在充分展示了皇室對烈士地關懷後,王財來到了讓他放心不下的舟山造船廠。 這座造船廠從一開始動工建設到現在,王財無數次在腦海中描繪著它的壯觀,一份份報告中傳遞迴的資料讓皇帝相信舟山造船廠的潛力是巨大的,這次把造船廠作為最後一站,也是想了解一下擴建水師是不是真的像徐壽說地那樣困難重重,遙不可及?
進入造船廠後。 皇上才感受到英國海軍的巨大破壞力,幾座被炸燬地廠房還是遍地碎磚瓦礫。 到處都散落著機器的零件,這種慘狀讓王財非常痛心,朝廷投入巨資的造船廠就這樣在英國人的炮火下損失慘重,這不但是海防炮臺的嚴重失職,也是帝國抹不去的恥辱,想到這裡,王財當場決定在這片廢墟上建造一座紀念館。 將這些恥辱的象徵永久儲存,讓每一代地國人都永遠記住這段歷史,中英之戰帝國損失非常大,特別是那些在海戰的犧牲計程車兵,至今屍骨無存,中國人是善於忘卻的,也許幾十年之後的人們根本想不到當年為爭取國家獨立而慷慨獻身的烈士,王財堅信善於忘卻的民族是可悲的。 善於忘卻地國家永遠也成不了強國,朝廷有責任把這種恥辱感一代代的傳下去,讓每一位國人都牢牢記住今天人們所做的一切,牢牢記住今天國家所受的屈辱,只有這樣才能激發國人的民族自豪感與為國家奮鬥的決心。
不過也有令皇上高興地事情,不遠處新的廠房已經開始建設。 一批新的機械裝置也已經運到,特別是根據中英和約的規定,英國政府賠償的造船裝置已經於不久前運到,成箱的裝置、配件正在被工人們組裝,從他們的熟練度上來看都是有著幾年經驗的老工人了,重新修復的船臺上,工人們正在技師的指導下為一艘新船鋪設龍骨,口號聲,機器地轟鳴聲,錘鑿聲。 讓整個工廠看起來生氣勃勃。 戰爭打破些瓶瓶罐罐並沒什麼,只要人還在。 那就是有復興地希望。
王財一邊看,一邊詢問陪在身邊的工程師造船地各種細節,對於他們放棄繼續製造木殼船支,轉而全力以赴於鐵甲艦的想法非常滿意,王財認為工程師說的很有道理,當前西方各國建造鐵甲艦已經成為驅勢,英、法、美等國都在著力於更新造船裝置,研究鐵甲艦的設計方案,如果國內造船廠仍然跟在別人後,邯鄲學步,那麼造船廠重建完成就已經落後於時代了,所以寧可現在花大力氣,集中力量在鐵甲艦的設計上取得突破,也不要等幾年後再花心思去追別人的腳後跟。 皇帝還興致勃勃的看了工程師們的幾份設計方案,雖然對於船隻設計圖王財看不懂,但是大體外形上還是有些概念的,說實話這些戰艦的設計思路還是非常新穎的,只是他不明白為什麼每艘船的船頭水線以下都有一塊突出的尖角?工程師解釋說這是撞角,由於蒸汽機的大規模執行,軍艦的航速有了明顯的提高,理論上動能也就越大,同時艦殼外包覆鐵甲使戰艦噸位增大,儲備浮力下降,水線以下如果被洞穿,那造成的損害也越大,而且被包了鐵甲的戰艦對於炮火的抵抗力也越強,因此西方造艦都強調加裝撞角。
王財聽了解釋就更疑惑了,他分明記得當年海軍艦船的船首水線部分都是球形的,好像叫“球鼻”什麼的,怎麼現在流行的卻是不倫不類的撞角呢?隨著火炮射程與威力的增大,海軍艦船的主要作戰方式是海上遠距離炮戰,怎麼搞得跟碰碰車一樣,要海上肉搏了呢?但是王財相信即便歷史上真的出現過這種撞角戰術,那沒有流傳到後世,就肯定有其不合理的一面,這就像很多新事物剛出現的時候人們認為他是合理的,但實際上經過時間檢驗後,很快就被人們所拋棄,這種撞角很可能就是類似這樣的東西。
“你說西方各國都在軍艦上安裝撞角,那有沒有撞成功的例項呢?”王財好奇的問主設計師。
“沒有,據我們瞭解,現在正在打的美國南北雙方的軍艦都安裝有這種撞角,但是實戰中真正垂直角度的撞擊並沒有過。 大部分都只是擦過,”主設計師猶豫了一下,但是他馬上補充道,“儘管如此,我們仍然認為撞角是戰艦制勝地重要武器,戰場形勢千變萬化,操作不當而失去撞擊的機會也是有的。 但設計應該沒有錯。 ”
“皇上,我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