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部分(第3/4 頁)
,為了防止法國艦隊攻擊越北港口,王財還命令水師以剿捕海盜為名,進駐越南南部港口,只待戰鬥打響,立刻突襲港內的法國艦隊。
第249章:全民健身
第249章:全民健身
第249章:全民健身
誰知道王財急不耐的等著普魯士動手,而普魯士似乎一點都不急,不但普軍謹守邊界,連普國政府也是一再向拿破倫三世表達“誠摯的謝意”,此時王財甚至有些懷疑是不是俾斯麥不想統一了,只好暗中下令各路大軍暫時收起鋒芒,靜觀其變。
事實上王財錯怪了普魯士的鐵血首項,剛剛擊敗奧地利的俾斯麥雖然痛恨搶佔著德意志南部的法國人,但是他深深明白,在沒有穩定剛剛統一的德意志北方之前,普魯士挑起戰爭就很有可能會造成剛剛統一的德意志北方再次混亂,因此俾斯麥不斷的遊走於漢諾威、薩克森等各盟邦,在他的努力下,最終成立了以普魯士為首的北德意志聯邦。 聯邦初立,俾斯麥心有顧忌,王財接到普國的訊息後,到也能夠理解,只是他積極策劃的驅逐法人計劃卻不得不無限期推後了。
可以說現在的帝國在皇帝的東征西討,內外政策之下,國力迅速提高,隨之而來的便是老百姓越來越有自信,但不知道是怎麼搞的,儘管這些年來帝國大軍屢戰屢勝,甚至和英、法這樣的強國也硬碰硬的幹過了,但是國內的老百姓看見洋人還是怕的要死,如果說十年前高呼“洋大人”是因為恐懼的話,那現在仍然這麼喊就讓人不解了,那個困擾帝國政府的領事裁判權早就被朝廷收回,洋人在國內也不敢再像以前那個為所欲為。 甚至公平的說,如今在帝國境內從事各種事務地洋人基本上還是遵守帝國法律的,打架鬥毆之類的事情都很少發生,因為這些洋人非常清楚,只要他們稍有出軌,馬上就會有大批的中國警察來找麻煩,這已經是眾所周知的事情了。 但是為什麼國人看到洋人還是混身打顫呢?皇帝與幾位夫人討論許久之後。 最終認為這是國人的一個劣根性——習慣。
在王財看來,國人是非常容易習慣的。 習慣於被人壓迫,習慣於被人剝奪了種種權力還相信別人是對他好,正如現在地國人習慣於洋人騎在自己頭上作福做威完全一樣,一定得想個法子,讓中國人徹底從精神上藐視這些金髮碧眼的洋人,把他們當成未開化地長毛猴子就是最好!至於用什麼辦法,到也不是難事。 王財早就琢磨著以己之長克彼之弱,即然當年洋人能到中國來擺擂臺,那為什麼現在咱們不能去洋人那裡擺擂臺?此外,王財也有一個擔心,現在朝廷一心發展洋務,學習西方,結果越來越多的年青人對於西方文化完全痴迷,更有甚者公開宣揚中國傳統文化一無是處。 主張全盤西化。 這種情況隨著國內開放程度的加快變得越發嚴重,雖然這種聲音目前仍然不是社會主流,但長期下去,必然會造成兩種結果,要麼是中國傳統文化完全被擯棄,要麼就是文化上的分裂而造成族群對立。 這種情況真要出現,那卻是王財萬萬不忍看到的。 在王財看來,中國傳統文化中固然有糟粕,犧牲個性而換取苟且偷生之類,但也有精妙之處,就比如他最近看的《墨子》,這兼愛非攻的理論絕對是領先於時代地,守舊固步自然是不對,但全盤西化也絕對是錯誤。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王財實際上已經做了一些努力。 比如他命令各地官府每年都必須組織一次“冠禮”、“笄禮”。 各地年滿二十的青年男子和年滿十五的少女每年這一天都必須穿上官府提供的傳統服飾,由當地大儒為他們行成年禮。 又比如國家各級學校都開設國學必修課,研讀四書、唐宋詩詞,還比如朝廷出錢資助少數民族學者重新整理本民族典藉等等這些都是王財為了保持中華文化傳統而做的努力。
應該說王財的努力是有效果的,已經中斷了三百多年的中華文化開始了復興地腳步,越來越多的人習慣於在節日裡穿民族傳統服飾歡慶節日,很多因為種種原因而被各朝代列為**毀版的典藉也重新刻版發行,這些都說明了朝廷的文化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是正確的,但是也有很多人,特別是洋務發達的地區,年青人習慣於平頭西服,言必稱“先生”、“女士”,食必是西餐洋酒,這是改革開放必然會帶來地效應,但是朝廷卻必須對這種迷信西方的情況提高警惕。
正是基於這些原因,王財最終決定在全國範圍內開展“全民健身運動”。 所謂“全民健身運動”就是把中華傳統運動專案——武術給上升到國家行為的高度,鼓勵全國老百姓都學習武術,強健體魄。 文化部下增設國術司,重新登記全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