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部分(第3/4 頁)
牛英久鎮定的點了點頭,看了一眼屋內鬆了口氣的各位議員道:“請各位議員提出自己的意見,根據《議政院法》規定,如果超過五成的議員認為有必要將此議案提效警察局,那麼會後本議長將會親自將議案送達天京警察局。 請各位議員慎重表態!”
牛英久說完,等了半天也不見有人站出來說話,所有的人都你看我,我看你的想等別人先發言,根據中國長期以來的政治經驗,出頭的鳥一定是先被打死的,更何皇帝陛下就在現場,想賴都賴不掉。
第242章:對話
第242章:對話
第242章:對話
顯然牛英久對於冷場也早有準備,他轉頭看了一眼冷笑的皇帝陛下道:“請問皇帝陛下對此事的最後意見是同意,還是不同意呢?”他明白,只要皇帝一表態,這場無言的辯論立時就可以結束。
王財笑了笑道:“我剛才不是說了嗎?不管這份資料上說的內容是否準確,警察局辦案的目標是維護綱紀,非常之時,當用非常之法,即便有執法過嚴,但是用心仍是在於維護競選公平。 ”
王財這番話說完,議政廳裡馬上炸開了鍋,眾位議員們立刻跳起來一片支援之聲,那個張屠戶甚至扯開長衫的領口,叫道:“何罪之有,何罪之有……”更有一些議員激動的大喝一聲,故作慷慨的把牛英久發來的資料撕個粉碎,面向皇上大聲道:“皇上,草民也一直認為警察局辦案辛苦,把這些貪官墨吏抓出來當真是為民造福了,草民建議朝廷對於這些墨吏應該再嚴一些,殺他一人不夠,還應該全族連坐!”
牛英久不動聲色的看著議政廳內情緒激動的眾位議員,用力的敲了敲手中的木錘,幾聲清脆的錘響很快讓大夥安靜下來,牛英久點了點頭道:“那麼就不要表決了,看來眾位議員都不支這份提案,那麼請各位在會後,將這份提案資料交還給我。 ”事實上牛英久在首次議政會上挑起這個衝突的目地無非是做一個試探,一方面是要試探皇帝陛下對於議政院到底是什麼態度。 另一方面是要試探在皇權之下的議員是否有獨立發表意見的勇氣,但是很可惜,他的這次試探以全部失敗而告終,皇帝陛下僅僅用簡簡單單的一句“非常之時,當用非常之法”就讓在場所有的議員準確的把握住了風向標,國人對於文字地領悟力實在非同小可。 同時牛英久也意識到皇帝陛下並沒有完全將權力向議政院轉移的意思,當然這也並不奇怪。 一直以來議政院這個中國特有地政治組織就被朝廷的各項規定牢牢的限制在一定的範圍之內,首先他並不是政府常設機構。 或者說他是一個有政府背景的民間機構更何適一些,其次議政院的議員雖然從朝廷領取一些補貼,但是他們也並非朝廷在冊官吏,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議政院永遠只是朝廷地附屬,僅有的建議權與申訴權讓議政院的議政能力大打折扣,也就是說。 議政院的議建政府可以聽,也可以不聽,不過在這一點上,牛英久並沒有什麼不滿,因為以現在國民的責質與議員的議政能力來看,對議政院的權力加上種種限制無疑是非常正確的。 這位從英國留學回來地留學生當然非常欣賞英國“王在議會,王在法下”的政治架構,但是他與當年剛回國的容閎不同。 除了漏*點外,牛英久也有理性的一面。
隨後牛英久又提出了幾個無關痛癢的提案,什麼整修天京幾處破損不堪的道路,重修毀於戰火地幾處古蹟之類,這些提案無一例外的都在皇帝表態之後,或者透過。 或者否決,定都天京後的首次議政院大會就這樣一直吵吵鬧鬧的半天才算結束。 看著議員們終於解脫了一般的表情,牛英久突然有些好笑,自己居然會跑到這種小孩過家家般的議政院的“參政議政”。
但王財並不這麼想,牛英久剛剛上任就對朝廷政策說三道四,這讓皇上非常的不滿,對於他的試探,王財也認為是一種訊號,雖然對於這種所謂民主意識的興起自己地是抱著樂觀其成地態度,但是如果今天他不在。 那麼牛英久的提案是否都會被透過呢?根據中國長期以來下級服從上級地經驗推斷。 議員們根本不會在意提案的內容,很有可能僅僅因為提案是議長所提出的。 而盲目的表決透過,這樣一來,原本應該是各種思想衝突最激烈的地方,反而會成為議長的一言堂,看來必須要在議政院內引入一種競爭,或者是黨派競爭,或者是權力競爭。
議政會結束後,王財派人把正準備離開的牛英久叫到了西華門68號,如果說剛才他扮演的是一位議員,那麼現在他就是以皇帝的身份與自己的臣民做一個溝通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