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部分(第3/4 頁)
及關東之世家,以致有董仲穎禍亂朝綱。若是植沒有相差,當年段將軍肯以身事賊,恐怕也是心中對關東世家之不滿所致吧。…”
段煨聽到,卻是不自覺地點了點頭。曹植頓了一下,輕笑道:“董賊精明,正是利用了關西人對關東世家的不滿,糾合成勢,以達到其目的。亂國之禍,董賊只是順勢而起,真正的禍根,還是關東世家對關西之鄙薄。旦有不公,自揭竿而起,想來段將軍等當時,也只是為了向朝廷宣洩不滿,沒有料到大禍至此吧“”
段煨聽到這裡,竟然是淚流滿臉,大呼道:“我段煨以身事賊,世人皆言段家名聲被我一人所毀。不想今日終於有人明白我段忠明心中之苦!”
曹植見著段煨大呼,心中感慨。雖然段煨這話未必完全真,但曹植方才所言,卻是道出了東漢之所以滅亡的一個重要原因,關東世家對關西人之鄙薄!
自先泰以來,關東的文化就一直領先於關西,而華夏曆來重文。特別是獨尊儒術之後,儒士對武人極為鄙薄。西漢之時還好,國都就在長安,重用文人治國之餘,因國都在關西,對於關西的發展並沒有落下,尚能讓東西方平衡。及至東漢立都睢陽,整個大漢的重心東移,關西之地除了長安之外,基本上放棄對其發展,任由自生自滅,這才導致了有延綿百年的羌禍。而平羌禍的都是關西武人,對這些功臣,關東世家也極盡排斥,只有寥寥幾人得到高位以獎賞,而且顯赫的戰功所得到的官位,反不如關東世家之人。這自然使得關西人心理不平衡了,董卓之所以能夠亂國,其所利用的就是這種關西人的不滿。
關東人沒有料到,正是他們所鄙薄的關西人,親手將他們所建立的繁華文明所握毀,這或許也算是一種因果迴圈的報應吧。
東漢末年所發生的內亂,又豈是表面上所看到的這麼簡單,黃巾、董卓都是多年積弊到了極點而一同噴發的結果。而禍亂的根源,看似是他們,實質上這些禍亂,幾乎都脫離不了關東世家這個大漢朝真正的既得利益群休。
這也是為何,袁紹有大好機會,都沒有入住關西,反倒便宜了曹操的原因。關西,可以說是完全不屬於關東世家的,袁紹自不會插足。反倒是曹操,這個閣宦之後,有氣度和能耐,將關中攬下來。
那邊段煨大呼完之後,卻是目光綽綽地盯著曹植,這個懂得關西人內心所想的少年。段煨很想知道,這個少年接下來會說些什麼!(
' '
第三百一十七章 出兵徐州
曹植見到段煨盯著自己,自信地說道:“本公子方才也說過,涼州未定,段將軍這柄寶刀,還未是歸鞘的時候!”
段煨聽著,眼眉一挑道:“四公子的意思是?”
說了這麼多,曹植知道火候差不多了,凝視著段煨,一字一頓道:“本公子希望,能得到段將軍相助!”
段煨心中雖然已經有準備,但聽到只是瞳孔還是徒然一縮。【蝦米ia迷wee頓了片刻之後,沒有立即回答,反而問道:“司空大人麾下將兵無數,四公子為何獨獨看中段某!”
曹植聽到段煨的話,心中卻是有數,笑了笑道:“他們都是父親麾下的人,而非本公子麾下的人。”
段煨也是見過風浪的人,聽到這話也是有此心驚,眼睛忽然瞪大道:“四公子,莫非你想“…”
曹植無奈一笑道:“段將軍想什麼呢。”說完目光一轉,投向東北方,輕聲道:“父親與袁本初將要一戰,此戰過後我曹家地位可就不是現在可比。這點,段將軍應該明白,這也是希望得到段將軍相助的原因!”
“�“”段煨雖然不是很聰明,但他經驗豐富,很快就明白曹植所指的是什麼。眉頭一皺道:“四公子就這麼肯定,司空大人能勝?”
曹植輕笑道:“當然!袁本初此戰必敗無疑!”
段煨聽完,輕聲道:“四公子倒是好手段,此時已經開始佈局。”
曹植搖了搖頭道:“先天不足,自然要先行一步了。
段煨笑了笑,說道:“其實在下也不一定選擇四公子,。”…”
未等段煨說完,曹植就搖頭道:“此言差矣!段將軍欲要為所有關西人謀福社,只有選擇本公子這一條路。”
段煨聽著,臉色變了數變”最後卻是長嘆口氣道:“四公子”你贏了。”說完,忽然長身而起,走到曹植面前“噗通”一下跪倒,恭敬道:“段煨見過主公!”
曹植聞言大喜,現在整個關西地區,段煨的聲望可以高的了。得段煨相投”就等於得到整個關中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