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部分(第3/4 頁)
聽司馬朗說完,司馬懿眉頭已經完全擰緊,小聲說道:“輕文事而重武略,袁本初竟然如此教子?”
司馬朗聽完,若有所思地說道:“現在正逢亂世,袁本初重武略而輕本事,亦在常理之中。”
司馬懿輕輕搖頭,沒有回答,而是繼續問道:“那曹孟德之子如何?”
司馬朗想了想,答道:“長子曹昂,生性仁厚,這次兗州天災連連,流民遍地,曹昂多番救助,為百姓盡心盡力,確實當得起一個‘仁’字,與其父奸雄之稱,可謂南轅北轍。而除了‘仁’之外,曹昂還是有德之人。之前為兄從其手下文稷口中打聽到,曹昂與其弟曹植曾發生過爭執,後來曹昂主動認錯,兄弟二人冰釋前嫌,如此絕對當得起‘仁德俱備’之名。”說到這裡,司馬朗臉上不經意流露出點點笑容,顯然對曹昂十分滿意。
司馬懿頗為驚訝地望著司馬朗的笑容,他可是很清楚,自己這個兄長外面敦厚,實質上自視頗高。對於荀?是讚賞加欽佩,但對於程昱、荀攸等便沒有了對荀?的態度,只是平鋪直說,顯然覺得自己的才學不輸於他們。而如今說到曹昂竟然露出滿意的笑容,意義非同尋常。
司馬懿雖然留意到這一點,但卻是不動聲色地追問道:“大哥,那其他人如何?”
被司馬懿叫喚,司馬朗才醒了過來,含笑道:“次子曹丕,外表深層,不言苟笑。但為兄卻發現他面對自己兄弟的時候,亦常有笑意,乃是一外冷內熱之人。其生性穩重,而為兄亦聞其長於文事,數年之後足堪大用。三子曹彰,天生神力,年僅七歲,力已不遜於常人,勇力非凡,大將之才也。”
說到這裡,司馬懿卻是問道:“那以大哥看來,袁家三子與曹家三子相比如何?”
司馬朗輕笑著說道:“螢火與皓月也!曹家長子仁德兼備,袁家長子則偏重武略,而有所謂長兄若父,長兄於弟影響極大。仁德之兄長,必能做到兄友弟恭,以為兄看來,曹家正是如此。而袁家長子偏重武略,戾氣太重,恐怕日後會有蕭牆之禍。次子同樣不顯眼,只不過依為兄看來,曹丕之不顯眼與二弟你一樣,是刻意內斂,而袁熙之不起眼,那是因為其平庸。至於三子,同樣勇力過人,皆是天生將才,倒是難較高下,但聞曹彰天生神力,比之袁尚應該略勝一籌。”
司馬朗卻是沒有注意到,當他提到“曹丕與二弟你一樣”這一句的時候,司馬懿眼中閃過一絲莫名的神采。只不過很快,這絲神采就消失,同時輕輕點頭,對司馬朗說道:“聽大哥之分析,看來心中已有答案。”
司馬朗輕捋頷下短髯,沒有否認,而是輕笑著說道:“其實讓為兄下定決心者,非曹家這三子,而是曹家第四子!”
“哦?”聽到此言,司馬懿臉上鮮有露出驚訝之色,輕呼道:“曹家第四子?三問康成公的曹植?”
司馬朗點頭道:“正是他!”
司馬懿聽到,卻是皺眉道:“大哥,我司馬家亦是豪族,此時雖不如袁家顯赫,但讓大哥下定決心者只是一五歲小兒,未免太過輕率了。”
司馬朗聽到,擺手道:“非也,二弟可是聞聽曹植名聲,對其有所不屑?”
司馬懿搖頭道:“自然不是……”
話未說完,司馬朗就似笑非笑地盯著他,說道:“二弟,你的心思可以瞞得過天下人,卻瞞不過為兄。”聽到此言,司馬懿苦笑一聲,點了點頭,算是承認。司馬朗神情一凝,嚴肅道:“二弟切勿看輕此人,依為兄看來,此人之能恐怕更勝其名聲!”
司馬懿聽得大驚,失聲道:“大哥竟然有此論斷?那曹植只是一五歲小兒,有此名聲已經是難得的奇才,而兄長言其能還勝於名聲,莫非乃妖孽乎?”
司馬朗見到司馬懿激動,卻是笑道:“是不是妖孽,為兄不知。只是為兄知道,我、二弟在五歲之時也優於常人,而如今以你我之才,早就勝過不少名士。曹植此時之才更勝我倆,而且以為兄觀之,其亦沒有因為名聲而自傲,每日依然刻苦讀書,他日之成就,二弟應該清楚。”
聽到此言,司馬懿眉頭緊皺,良久之後才抬起頭,臉帶震驚之色道:“大哥下注的並非現在,而是將來?”
見到司馬懿終於明白過來,司馬朗露出滿意的微笑,點頭道:“然也!曹孟德與袁本初皆是一時之雄,但與袁本初為敵之公孫瓚亦非泛泛之輩。曹孟德就更不必說了,尚有呂布、陶謙、袁術等大敵橫在其之前,依為兄看來,兩雄相爭恐怕還要等到數年之後。而數年之後,兩家的後輩只怕成長起來不少,他們所起到的作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