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1/4 頁)
對於糜竺之策,陳登心中雖然不以為然,但還是很識時務地沒有說出來,反而任由糜竺表現。
那邊陶謙見到沒有人出言反對,於是點頭道:“子仲此謀確實是妙計。事不宜遲,就由子仲去北海請孔文舉來助;而元龍就去青州田楷處求援,相信以元龍之才,定能將田楷請至。”說到最後,陶謙卻是飽含深意地瞥了陳登一眼。
見到陶謙這一眼,陳登只能無奈一笑,心中卻是暗歎道:“州牧大人眼光手段確實不錯,如若年輕十年,就算不能為一方雄主,亦可守住徐州基業,可惜……”暗暗搖頭,陳登繼續想道:“算了,這幾年我陳家畢竟受了他不少恩惠,此次就當報恩吧。”想到這裡,陳登長身而起堅定地應道:“登定不辱命!”
陶謙點頭道:“事不宜遲,子仲、元龍你們立即出發!”
二人齊聲應諾,臨走之時,陳登卻是說道:“主公,曹軍勢大隻宜堅守。如若是不可為,當可退往郯城以守之。”
聽得此言,陶謙倒是沒有太過在意,只是隨便擺了擺手算了事。陳登見到,臉色不由得一沉,當走出大廳之時卻是暗暗嘆了口氣,心道:“希望主公記好我這話,如若退往下邳就壞了。”
如若曹操和一眾謀士在此聽得陳登之言,必會讚賞。徐州最重要也是最堅固的三座城池分別是彭城、郯城、下邳。其中彭城在最東面,首當其衝面對曹軍,定是前哨無疑。而郯城雖然此時已經不再作為徐州治所,但畢竟已經當了四百餘年,絕對是三座城池裡面最堅固的。至於下邳,經過陶謙在徐州數年大治之後,已經成為徐州最發達之地。陳登建議陶謙若彭城不可守則退往郯城而非退往下邳,其一是借郯城堅固的城牆以御曹軍,其二是想將曹軍引去郯城那邊交戰,棄郯城以保最富庶的下邳。
待得糜竺、陳登二人去後,陶謙也總算安心,擺了擺手對剩餘的曹豹等人道:“好了,大家也乏了,且都回去歇息吧。”
見到陶謙的樣子,眾人自不會不識趣留下,紛紛散去。
……
這邊陶謙準備請援兵對付曹操,那邊曹操大帳中,一眾大將、謀士齊集,亦在商討取徐州之計。
曹軍大帳中,主位之上的曹操不住拍著身前的案桌,惋惜道:“可恨那大風,救了陶謙老兒一命,讓我軍不能一戰定徐州!”
夏侯?和夏侯淵齊聲附和,特別是夏侯?,差點就能殺掉曹豹,到時徐州軍上下當群龍無首。此時不住嘆氣道:“將軍所言甚是,那陣風來得實在不合時宜!”
樂進倒是不無擔心地說道:“主公,天降神風而助徐州,恐怕對我軍有所不利。”
樂進此言,也是代表了不少軍中將士的砍伐,其實漢代人對於讖緯是極為忌諱的,而讖緯最盛之時當屬西漢。雖然此時已經是漢末,古文經學大行其道,使得屬於今文經學的讖緯影響力也削弱,然而這畢竟不是容易消除的,特別是早上那道怪風,實在讓一眾武將以及眾多兵卒忌諱不已。
' '
第二十七章 定計
“哈哈哈,樂將軍過濾了。”說話的不是別人,正是劉曄。
曹操其實也頗為擔心早上那道怪風會影響軍心,而事實正如其所料,連樂進這等大將也受到影響,曹操也頗為煩惱。見到劉曄大笑,曹操便知道其已經知道因由,於是大喜問道:“子揚可是已經知道那道怪風出現的緣由?”
劉曄淡笑道:“曄雖不能盡知其由,但亦略懂一二。”
曹操連忙問道:“子揚博學,且來為諸位解釋。”
劉曄一點頭,說道:“其實強風之形成,不外乎天時與地形。且先說地形,整個彭城被北銅山、龜山、獅子山呈三面包圍,風則只能從其中缺口吹進。如此一來,自然更容易形成大風。”
眾人聽得,齊齊點頭,這並不是那麼難理解。不過有缺口而無風,亦未必能形成如此強的怪風,於是眾人都將目光繼續集中在劉曄身上。
劉曄自信一笑,繼續說道:“諸位應該也知道,這數十天來,天氣特別炎熱且無雨水。”眾人都頷首,兗州大旱的訊息已經傳至,加上之前屯兵廣威,也一直沒有下雨。不過他們卻是不太明白,這與大風有何關聯。
劉曄彷彿猜到了眾人的疑問一般,笑道:“曄曾見一古籍上說過,天氣越熱就越容易形成大風。如若附近乃湖泊、江河,更會形成龍吸水。”
龍吸水,也就是在水中形成的龍捲風了,破壞力極為驚人。帳中眾人雖然都沒有見過此等驚人的巨風,然而讀過書的他們都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