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第2/4 頁)
武后的聲音都在發抖,顯然是被李弘的話氣得不輕。
不過武后卻不是如同劉仁軌一般好對付的,李弘想要這麼簡單的就搪塞過去,顯然不是那麼容易的。
過了片刻,武后冷靜了下來,冷聲說道。
“弘兒如今真是翅膀硬了,你莫不是忘了,這二人當初受罰乃是你父皇親自下旨,如今你這是公然違抗你父皇的旨意嗎?”
武后的聲音森寒如冰,步步緊逼。
李弘的頭上不由地滴下了一滴冷汗,違抗聖旨的罪名就算是李弘身為太子也擔當不起,武后避開了二人的罪名不談,只抓著李治的聖旨不放,讓李弘有苦難言。
咬了咬牙,李弘硬著頭皮說道。
“啟稟母后,這二人雖早年有過,可忠心為我大唐多年,就連英國公也讚不絕口,向兒臣推薦,可見這二人必是社稷之才,請母后斟酌。”
老狐狸,我頂不住了,你惹的禍趕緊給我頂上!
第五十三章:膽大才能過關……
李弘丟了一個眼色給自己背後的李績,意思是讓他趕快出來解釋,武后暴怒成這個樣子,他自己根本搞不定。
原本李弘還想著武后既然已經預設了,回來之後讓李績出面解釋一下,估計也就差不多了。
畢竟李績的身份在那擺著,武后封后的時候金冊鳳印都是由李績代為奉上,對於李績,武后還是十分敬重的,這也是李弘今天非要死啦硬拽把李績拖過來的原因。
可誰知道李義府那個老東西竟然暗中截下了訊息,天知道如今武后陡然聞聽這個訊息,心中的怒火之盛,別說是李績了,就算是李治親自勸也不一定頂用。
可不管怎麼樣,不能讓我一個人承擔火力,是以李弘很沒義氣的直接把李績給供了出來!
原本以李績的身份,今日是不必過來迎候的,畢竟帝后不是第一次臨幸東都了,對於老頭子來說,帝后回京也不是什麼大事。
可是今天一大早上,李弘就急急忙忙的趕到英國公府,說什麼都要把他拉過來,現在李績才知道,原來這小子打的是讓他背黑鍋的主意。
果然,李弘的話一出,武后的眼睛微微眯起,目光投向了在一旁百無聊賴的李績。
“啟稟娘娘,老臣年紀大了,所以這些事也操持不動了,最多提了幾個建議,這最終的主意還是要太子殿下來拿!”
老頭子抬了抬眼皮,有氣無力的說道。
一下子又把皮球踢了回來。
哼哼,當他老頭子是那麼好利用的嗎?
聽見李績如此說道,李弘只感覺頭皮發麻,而武后的臉上卻閃過一絲笑意,緩緩開口道。
“弘兒,英國公所說可否屬實?”
語氣冷峭,讓李弘頭上的冷汗不斷滴了下來,偷偷瞄了一眼李治,卻見李績神思不屬,呆呆的坐著,如此大的動靜都沒能讓他反應過來。
看來不能靠別人了,只能靠自己了。
李弘猶豫了片刻,握緊了袖袍中的拳頭,面帶悲色,緩緩說道。
“母后,若是安定皇妹知道,母后因她而如此多年鬱郁,株連多人,想必在天上也不得安息啊……”
安定公主,就是李弘那個傳言中被王皇后扼死的妹妹,封號安定,諡號思!
當初李弘乃是武后在感業寺生下的孩子,剛一出生就被李治安排到其他地方撫養,稍大一些被接回宮中卻是直接被封為太子,移居東宮,所以李弘和武后自幼便不太親暱。
反倒是李弘的妹妹安定公主,從一生下來就是武后在親自照料,更像是武后的第一個孩子。
關於當年的事情,李弘也聽到了許多傳言,不過無論他這個妹妹究竟是如何死去,在武后心裡,必然是將此事歸在王皇后的身上。
加上這麼多年以來,武后又先後給李治添了三個皇子,卻沒有一個女兒,她內心裡一直覺得是安定在怪她,所以讓她沒有女兒。
這件事已經在武后心裡成為了一塊心病,從來沒有人敢提起,今日李弘也是被逼的急了,才把心一橫,說出了這句話。
不過這句話一出,在場的所有人都愣住了,忍不住為太子殿下捏一把冷汗。
武后冷峭的臉色也緩緩變得柔和起來,跌坐在御駕上,再也不復剛才的強勢,眼角慢慢的流出了眼淚,口中喃喃。
“安定……”
李治伸手將妻子摟在懷裡,拭去她臉上的眼淚,嘆了口氣說道。
“媚娘,弘兒說得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