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部分(第3/4 頁)
“陛下明鑑,此事皆因臣行事不周,未經聖意擅自招降突厥。一應罪責請陛下明斷!但西征將士浴血奮戰,保我大唐邊境安寧,請陛下切勿因臣之罪而牽連將士們。”
御座上李治的臉色越來越黑,裴行儉卻好像沒有看到一樣繼續說。
“突厥歸降之事。雖臣之過,但臣以西征大軍主帥之身份應允,請陛下顧念我大唐國威,善待阿史那伏念!以彰顯我大唐煌煌上國之氣度!”
裴行儉平靜的說完,解下自己的官帽跪在了地上。
等待著李治的處置!
御座上的李治喘著粗氣,顯然是被裴行儉這番話氣壞了。
李弘幾番想要說話。都忍了下來,因為他知道,這個局面不適合他出面。
沒看見李績都站在原地一言不發……
“裴將軍如此姿態,莫不是與那阿史那伏念有何見不得人的事情,所以不惜擔下一切罪責也要保住他?”
李義府陰冷的聲音響了起來,火上澆油。
“裴愛卿,是這樣嗎?”
李治的聲音同樣陰冷,不同的是其中帶著絲絲的怒火。
其實對於今天的情勢他早有預料,但是沒想到裴行儉還是這麼死腦子,這件事情究竟怎麼處置是他能夠決斷的嗎?口口聲聲和阿史那伏念並無私交,卻在大庭廣眾之下如此維護於他?
本來李治打算讓雙方各退一步,用爵位來堵住李義府的口,平息這件事情。
所以剛剛在眾人下跪進諫的時候,李治才會如此大怒,其中不乏是要震懾一下李義府一干的人馬,讓他們懂得適時退避。
可是李治還沒來得及開口,裴行儉這個沒腦子的傢伙就幹出了這種事!讓李治豈能不怒。
事已至此,他還能怎麼辦?
李義府等一干人眾目睽睽之下,難道還真的能夠按照裴行儉的說法辦嗎?
那皇帝成了什麼?聽人擺弄的木偶嗎?
裴行儉的這幾句話才是真正將李治逼到了死角。
正當李治猶豫不決的時候,李績嘆了口氣上前說道。
“陛下息怒,阿史那伏念畢竟是突厥可汗,如今又歸降了我大唐,若是真的將其斬殺,也大有不妥!何況阿史那伏念並非明主,突厥如今又經歷大戰,內外交瘁,自然只能依附於我大唐,請陛下明鑑!”
不得不說,同樣的意思,從李績的嘴裡說出來就婉轉了許多。
不像裴行儉那麼硬邦邦的,聽起來讓人難受。
眼見李治的臉色稍好,李義府心中暗道不妙,也顧不上李績的資歷和朝堂上的規矩,直接上前對李績質問道。
“英國公此言差矣,突厥多次反覆,降而又叛,英國公如何就能確定此次突厥乃是真心歸附?”
ps:老狐狸手裡有底牌哦~~~
第二更!
求收藏,求推薦,求訂閱~~~
繼續宣傳一下書友群,歡迎加入重生大唐皇太子,群號碼:545755662
第一百四十三章:太子的抉擇
其實今天的事情,李弘本不想出面。
畢竟這場大朝會上的爭鬥涉及的範圍實在太廣,李弘太子的身份又實在太特殊,一不小心就有可能會觸碰到李治心中的敏感之處。
加上今天對付李義府的行動雖然看起來把握不小,但是武后的影響力擺在那,讓李弘心中著實沒有底。
如果他赤膊上陣還是失敗的話,無疑是在朝堂上威望大損,也非李弘所願。
何況如果他出手的話,不可避免的要和武后直接對撞,且不說能不能贏,就是孝道之上李弘便失了先機。
所以今天李弘原本是打算做個旁觀者的。
不過現在的局勢,顯然是讓李弘不得不出面了,因為如果他再不出手,恐怕今天好不容易打造出來的局面就會毀於一旦。
何況從武后不時飄來的冰冷目光之中,李弘已經明白,自己在背後的小動作是絕對瞞不過自己這個精明的母后的。
既然已經躲不了了,不如放手一搏!
哪怕得罪了武后,也不能讓李義府這個老傢伙繼續蹦躂下去!
李弘心中下了決心,便毅然站了出來,迎著李治略帶冷硬的目光,李弘沉聲說道。
“父皇,兒臣以為西征之事固然是大勝而歸,但裴將軍未經聖意,擅自招降敵酋,功不抵過,請父皇明鑑!”
聲音平靜,不起一絲波瀾。
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