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部分(第2/4 頁)
而就在眾人都以為事情就這麼結束的時候,李治卻是臉色陰沉的開口道。
“弘兒,賢兒沒有這個資歷來問,那朕來問你,今天的下毒之事,真的是恰巧被狄寺丞撞上了嗎?”
這下有好戲看了,原本一臉灰敗的李賢臉上頓時湧起一抹喜色,望向李弘的目光也多了幾分幸災樂禍的味道。
不過李弘卻是臉色不變,上前一步拱手說道。
“父皇明鑑,我大唐與突厥和談之事,關係到東征大事,兒臣自然重視之極,此番下毒之事,亦在兒臣意料之外,今日之事發生,皆因兒臣保護不當,思慮不周,請父皇責罰!”
第三百一十二章:勝利
眾人這才想起,這次和談是由太子殿下親自負責的,更不要提如今帝后都對這件事情無比看重。
要是真的耽誤了和談的大事,恐怕第一個要受到責罰的就是太子殿下!
所以無論是誰下的毒,都不會是太子殿下,因為一旦突厥人真的出了什麼事端,到時候所有的責任就都在太子的身上了。
一念至此,李治的臉色略微緩和下來,如今和談關係到東征的大事,而東征是他一直以來的心願,這一次終於等到了高句麗內亂這個大好時機,所以李治決不允許有人在這件事情上動歪心思!
不過,如果不是李弘所為,那麼究竟是誰在暗中破壞和談之事呢?
李治的眉頭微皺,卻是沉默了下來。
不過見此情景,一旁的劉仁軌卻是著急了起來,猶豫了一下,便上前說道。
“陛下不必憂心,此事雖然駭人聽聞,但所幸狄寺丞及時發現!突厥人當中並無傷亡,只不過死了一隻雛鷹罷了!和談之事應當也不會耽誤,這才是不幸中的大幸啊!”
話裡有話!
這絕對是話裡有話!
劉仁軌的這兩句話乍一聽之下,好似只是感嘆而已,甚至還有幾分誇讚狄仁傑的意思。
但是其實細細思量,其中的另一層意思卻沒有那麼簡單。
沒錯,和談之事的確是由太子殿下負責,而那邊要是出了事情,責任也全在太子的身上。
但是不要忘了!
下毒是真的,但是沒有傷亡也是真的!
突厥人沒有一個吃了那些下毒的生肉,也就是說,和談的進度不會因此而耽誤半分,而太子卻順利的擺脫了私自調兵的罪名……
不得不說,劉仁軌這兩句話雖然簡單,但是卻是高明之極,不動聲色的便將李治的疑心又挑了起來。
“劉正則,你這是什麼意思?難不成真的要讓和談暫停你才會滿意嗎?”
見此情景,一旁的郝處俊終於再也忍不住,開口喝道。
“哼,老夫不過就事論事罷了,郝中書何必動怒!”
劉仁軌一甩大袖,冷聲說道,不過眉宇之間卻是掠過一絲得意之色。
他倒要看看,這下李弘該怎麼脫身!
大殿內的氣氛漸漸的變得奇怪起來,皇帝的眉頭微微皺起,臉色也有些陰沉,顯然是剛剛劉仁軌的話起了作用……
不過就在此時,一名內侍卻是急匆匆的走了進來,在吳良輔的耳邊輕聲說了兩句話,下一刻,吳良輔的臉色陡然變得無比難看。
“怎麼了?”
因著吳良輔距離御座不遠,而李治此刻又恰好十分煩躁,說話之間也就帶上了幾分不耐煩。
聽見皇帝如此煩躁的口氣,吳良輔當下不再耽擱,拱了拱手說道。
“陛下,鴻臚寺剛剛傳來訊息,就在半個時辰之前,有兩名賊人潛入了鴻臚寺,突厥可汗阿史那伏念遭人刺殺,如今昏迷不醒,請陛下決斷!”
吳良輔情急之下,聲音也未曾刻意壓低,是以滿朝文武都聽的清清楚楚,這下子所有人的神色都變得無比古怪起來。
尤其是劉仁軌,那張老臉上簡直像是被人左右扇了兩個巴掌一樣,火辣辣的,滿面通紅。
他剛剛還在說突厥人安全無事,暗自影射這一切都是太子殿下的陰謀,現在立刻就被赤裸裸的打了臉。
突厥可汗都遇刺昏迷了,難道說突厥人在長安城的安全還不是一個問題嗎?
難道說太子殿下還不應該調兵保護嗎?
劉仁軌的臉色漲紅,彷彿感覺到四面八方都是嘲弄的目光!
但是實際上,卻沒有人注意到劉仁軌的變化,眾人早已經被吳良輔說出來的這個訊息所震驚。
如果說剛剛他們還對李弘的說法有所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