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部分(第2/4 頁)
“陛下,若是太子殿下所言當真,突厥歲幣能夠如期交付的話,應當不會影響朝廷的正常運轉!”
“好,唐卿不愧為國之重臣!”
聞聽此言,李治頓時眉開眼笑,說話也有底氣了許多。
他就知道,這位跟著他許多年的老臣必然不會讓他失望的!
“唐尚書此言差矣,突厥和談如今尚未結束,如何能夠下此斷言?”
不過李治高興了,郝處俊卻是有些臉色難看,開口發問道。
“郝中書,這就不要為難老夫了,太子殿下才是負責和談之人,若是這批歲幣不至,戶部的確是無力繼續支援東征了!”
唐臨苦笑一聲,拱了拱手說道。
他早就知道這麼說會引起別人的不滿,但是他也是沒有辦法。
儘管他也不贊成此刻發動東征,但是這麼多年以來,他能夠在朝中屹立不倒,靠的就是從不會向李治隱瞞任何事情,這一次當然也不例外!
“殿下,如今和談既然已經啟動,那依殿下看來,歲幣可能如期交付?”
嘆了口氣,戴至德也知道唐臨的難處,所以不再為難他,而是轉身對著李弘問道。
一時之間,大殿內所有的目光又重新回到了李弘的身上……
第二百九十二章:莫名其妙的聯盟
被眾人注視的感覺好不好?
或許問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答案,反正李弘現在是覺得有些頭皮發麻。
戴至德的這個問題,其實剛剛李治便已經問過。
當時李弘給出的是肯定的答覆!
但是如今局勢早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忽然冒出來的高句麗讓李弘有些措手不及。
平心而論,如今的大唐剛剛經歷過西征,耗費了不少的人力物力,的確不適合征討高句麗,這一點上李弘和政事堂一干宰相的意見相同,但是李治所說的也並非沒有道理,高句麗這些年在泉蓋蘇文的統治下,東征西討,已經開始逐漸威脅到大唐的邊疆。
別的不說,這幾年新羅派來的使臣屢次向大唐請求援助,但是李治一直忌憚於高句麗的地利之勢,沒有妄動。
如今泉蓋蘇文病故,他的兩個兒子互相爭鬥,導致高句麗一片混亂,正是大唐征服高句麗的大好時機。
尤其是現在送來奏摺的這個人,是泉蓋蘇文指定的繼承人泉男生,有了他的請求,大唐出兵就變得名正言順,讓李治如何能夠不動心?
要知道雖然這些年以來,兩國爆發了不少戰事,但是名義上高句麗還是大唐的藩屬國,若是無緣無故的出兵討伐,未免師出無名!
思慮了片刻,李弘眉頭微皺,神色之間逐漸變得堅定起來,開口道。
“父皇,歲幣交付想來那阿史那伏念不敢拖延,不過這些事情若是做完的話,恐怕要接近三四個月,不知能否趕得上!”
李弘的這句話一出口,就連李治也有幾分驚愕。
更不要說政事堂的一干宰相了,簡直像看著怪物一樣看著李弘,大殿當中一陣沉默。
而奇怪的是,李賢的臉色反倒有些難看。
因為李弘的這句話雖然有幾分推脫之意,但是實際上卻清晰的表達了另一個意思,那就是他並不反對東征之事,不然也不會在考慮能否趕得上的問題了。
眾臣都覺得自己有點跟不上這位太子的思路了,尤其是戴至德,看向李弘的目光當中更是充滿了疑惑。
要知道,當初他將那份泉蓋蘇文病故的奏報給李弘看的時候,他可是很堅定的表達出反對東征的意思,怎麼現在又突然改變了主意?
“好!吾兒果真都是好氣魄!不愧為皇子龍孫!”
愣了片刻,李治撫掌大笑,顯得開心至極。
其實對於東征之事,李治的心裡也有些沒底,大唐如今的現狀他是知道的,西征剛剛結束,的確是不宜再起戰端。
可是如今的機會實在是太好了,好到李治不得不心動。
要知道,如果錯過了這次千載難逢的機會,恐怕以後再難遇到了!
但是同時,李治也清楚,想要東征必然會引起群臣的反對,所以李治也做好了應對群臣的準備。
事實上,剛剛李弘進來之前,李治也的確因為這件事情和政事堂的幾位鬧得很不愉快,甚至於連一直站在他這邊的許敬宗都不看好這次東征,著實讓李治生了一肚子悶氣。
其實李治的心裡清楚,自己的這個兒子授業老師是戴至德,所以思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