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部分(第2/4 頁)
來是皇帝的專屬之權,即便是兵部,也不過是代天子行事罷了,而這兵符則是和玉璽一樣,乃是君權的象徵。
唯有在大軍出征的時候,才會臨時交予主帥使用,一旦班師回朝,必須即刻交還,不可有一刻耽擱。
只是如此重要之物,怎麼會如此輕易的交給了李弘……
“是啊,父皇是什麼意思呢?”
李弘的目光當中閃過一絲複雜,口中喃喃道。
這兵符的重要性,他自然是清楚的,而李治對於軍權的掌控有多麼緊,他自然也是清楚的,當初即便是重建建制之內的東宮六率都如此艱難。
現在怎麼會如此輕易的將兵符送過來呢?
要知道,這幾乎是相當於將自己的性命都託付在李弘的手中,一旦李弘心生歹意,那麼改朝換代不過是一念之中的事情罷了!
尤其是這個緊張的時候……
雖然外界並不知道,但是李弘卻是清清楚楚的知道,就在昨天晚上,皇城當中剛剛發生了一場叛亂,此刻皇帝將兵符送過來,是什麼意思,著實是耐人尋味!
不過不管李治是真的想要將兵符託付於他,還是有心試探,只要李弘的心中沒有反意,那這個兵符放在手中,便是一塊燙手山芋。
一念至此,李弘的神色頓時變得堅決起來。
“王伏勝!備馬,孤要進宮!”
“是!”
從外面匆匆跑進來的王伏勝一臉疑惑,自家主子不是剛剛從宮中回來嗎?怎的現在又要入宮去?
只是跟在李弘身邊這麼久了,他自然是知曉什麼該問,什麼不該問,故而並沒有絲毫的遲疑,便下去準備去了。
“殿下是要……”
裴氏也扶著旁邊的侍女有些艱難的站了起來,臉色帶著幾分擔憂的說道。
“交還兵符!”
李弘微微沉吟,開口說道,說罷便一轉身朝著門外走去。
只是還沒有走到門口,便看到剛剛跑出去的王伏勝急匆匆的又跑了進來,上氣不接下氣的說道。
“殿下,陛下有旨意到,吳總管已經在前殿候著了,請殿下即刻前去接旨!”
這又是什麼情況?
李弘的眉頭一皺,不明白現在李治怎麼會有旨意到,好在東宮本來就設有香案,接旨倒是不費什麼功夫。
傳旨的仍舊是李弘的老熟人吳良輔,眼見李弘匆匆前來,笑眯眯的打了個招呼,便展開手中的黃綾,開口讀道。
“門下,太子弘謙恭溫良,處政有方,朕深信之,今朕與皇后巡幸九成宮,著令太子監國,軍政大事許其決斷,不必先行報於朕知,處置之後再行奏報即可,欽此!”
一直到吳良輔讀完了整道旨意,李弘都沒醒過神來,最後還是吳良輔輕輕的晃了晃李弘的身子,方才讓他反應過來。
“殿下,接旨吧!”
“這……吳總管,父皇怎會在如今巡幸九成宮?”
李弘的聲音帶著一絲急躁,卻並未伸手接旨。
沒錯,自從高祖皇帝以來,九成宮就是歷代皇帝盛夏之時的避暑行宮,往年的時候,只要李治不在洛陽宮,比必然是會巡幸九成宮的,但是問題是,如今是什麼局勢?
李賢尚在天牢,突厥和談擱置,東征大軍尚未有捷報傳回來,加上剛剛李弘還看到李治一副病怏怏的樣子,怎麼就突然起了興致要去巡幸九成宮?
“呵呵,殿下這就讓老奴為難了,陛下的心思豈是老奴能夠猜得透的,陛下怎麼下旨,老奴就怎麼做,殿下還是快些接旨吧!”
不料吳良輔這個老傢伙卻是一點口風都不露,反倒輕笑一聲,催促著李弘儘快接旨。
可李弘的眉頭卻是悄然皺了起來,沉默了片刻,輕聲開口道。
“吳總管,請恕孤不能接下這份旨意!”
要知道,李治出巡不在長安不是一回兩回了,李弘監國也有五六次了,但是這一次和往常都不相同,這次李治的旨意上明明白白的說,一應國政大事悉聽東宮處置,不必事先奏報!
有的時候,權力太過不是好事……
頓了頓,李弘繼續開口道。
“請吳總管上稟父皇,說軍國大事自當由父皇處置,兒臣斷然不敢擅專,還請父皇收回旨意!”
吳良輔頓時一愣,顯然是沒有料到李弘會如此說,剛要開口,卻被李弘打斷了,只見李弘從袖中掏出了一枚小小的盒子,高高的遞過頭頂,開口道。
“吳總管,此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