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2/4 頁)
。
鄧綏緩緩閉上眼睛,興許這就是命吧,命中註定要進入深宮之中換的全府安寧,命中註定要在那深宮大內裡孤獨一世,命中註定此生和他從此再無交集。
莫約兩日,鄧綏就從南陽新野到達洛陽皇城。
因為按例慣例入選的良家子都於九月十三日入宮,所以鄧綏在兄長鄧騭的陪同下入住了府上在洛陽的一處別院。
“小妹,這兩天舟車勞累,今日就在這裡好生歇下,待到明日自會有宮裡的馬車前來接應。”吃過晚飯後,鄧騭看著鄧綏交代道。
鄧綏微微點了點頭,臉上帶著些許倦容。
“小妹,如今宮裡表面看似一片祥和,實則暗潮湧動。都說一入宮門深似海,你進宮一定要小心謹慎,莫要與人起爭執。凡事以保全自身性命為緊。以後全府的安危榮辱也與你緊緊相連。所以一定要萬事留意,不要叫人陷害了去。”鄧騭再三叮囑道。
第二章 初入深宮
從小到大鄧騭對於家中這個唯一的妹妹自是疼愛有加,眼中盡是不捨之情。
鄧綏看見他這個樣子,不由得想起小時候哥哥馱著她去摘樹枝上開得正豔的臘梅,不曾想雪地路滑,哥哥不小心滑倒,將自己摔倒在地,事後還捱了阿孃好一頓訓斥。想到這裡,鄧綏不由得感動,大顆眼淚滾落下來。
“哥哥放心,綏兒一定牢記哥哥的教誨,只是綏兒走後家中雙親全憑哥哥照顧。弟弟鄧弘年少不經事,綏兒只盼哥哥趕緊給娶個賢良淑德的嫂子,也好侍奉爹孃。最好早日生個孩子,也好讓父親母親盡享天倫。”鄧綏點了點頭,柔聲說道。
聽了鄧綏的話,鄧騭趕忙拂了拂衣袖,搖頭說道:“弘兒雖還年少,可是倒也乖巧聽話。我平日裡跟隨父親征戰沙場,戎馬疆場,實在是沒想過娶妻生子。時間也不早了,你早點休息。”
語罷,鄧騭退了出去,隨手關上房門。
鄧綏關好窗戶,拔下頭上的簪子撥滅了蠟燭,躺在床上。輾轉反側間,天已經大亮。
九月十三日,宮中的大隊人馬接鄧綏入宮,跟著車隊前來的還有一個年歲以老的宮女。
“奴婢是宮裡派遣前來接良家人入宮的,名喚華瀾。”只見那個宮女微微欠身說道。
鄧綏見她摸約四十的年紀,忙上前扶起她,溫婉說道:“華瀾姑姑這是做什麼,你快些起來,綏兒哪裡受得起姑姑大禮。”
鄧綏扶起華瀾,一臉溫婉恭謙的樣子,華瀾不由得暗自點了點頭。
“時辰不早了,良家子快些上馬車吧。”說著華瀾便撩起馬車前得布攆提醒道。
鄧綏點了點頭,她踏上馬車前不由得回頭看了看鄧騭,只見他劍眉緊蹙,彷彿有些思慮,一副隱忍不言的樣子。
鄧綏知道哥哥心中不捨,但也不再多說什麼,轉身便上了馬車。
這一日天氣倒是極好,晴空萬里,天空上方還有幾隻鴻雁飛過。
隨著離皇城越來越近,馬車也越來越多,這些馬車裡承載得皆是被選入宮得良家子。
“良家子,我們已經到了,前面不許馬車通行,所以要煩請良家子下車了。”宮女華瀾站在馬車旁輕聲提醒道。
鄧綏掀開了布攆,由華瀾扶著下了馬車。
遠遠的她便看見四周高高的宮牆,心裡不由得頓生涼意,此生怕是就此要老死宮中,再難看到朱牆以外的景象了。
她在宮女華瀾的陪同下,隨著眾多的良家人一直往前走。
至雍門入宮,一路都低著頭,也不知道穿過了幾條宮道,路過了幾處宮殿。鄧綏不由偷偷觀察著四周。
琉璃瓦的重簷屋頂,在陽光下波光粼粼如耀眼金波,晃得人睜不開眼,盡是飛簷捲翹。一座座宮殿坐落皇城,朱漆門,紫柱金梁。金碧輝煌,磅礴大氣,一派富貴祥和的盛世之氣。
四周硃紅的宮牆猶如一條條巨龍蜿蜒盤旋,一眼望不到盡頭。大大小小的宮殿錯落其間,連綿不絕。
大約又走了一盞茶的功夫,眾人終於停下了腳步。
所有的良家子都在接應宮女的帶領下列隊站好,這個時候一個女官模樣的宮女走到了最前面。
“各位良家子舟車勞頓辛苦了,關於宮裡的規矩我想大家在進宮之前都已經瞭解清楚。我在這裡沒什麼可以傳授各位,只需記著在宮裡需做到少說多聽,少做多學,謹言慎行。”那位掌事宮女一臉嚴厲的說道。
“諾!”
“好了,各位良家子隨著姑姑們前去梳洗打扮吧!”掌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