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部分(第2/4 頁)
萬民眾,劉徵絕不會不動容。
“幾十萬民眾啊…”劉徵嘆息一聲,果然有些動容。“石帥,劉某請你體諒民眾艱難無辜,放過他們,不要把他們捲到戰火之中。”
這哪跟哪?放過無辜民眾?自己是罪魁禍首?石青目瞪口呆,結結巴巴道:“劉刺史…石青意欲衛護青兗民眾,這才提請刺史大人預作謀劃,你怎會如此認為?”
劉徵悠悠道:“老朽一生都是在戰亂中渡過的。八王之亂,漢國、劉趙、石趙…諸胡興起,這些都經歷了;所有的人在興兵之前,無不喊出堂堂皇皇的口號。成都王、河間王諸王相互攻伐,說是要剷除奸佞、振興朝綱;匈奴劉淵起兵平陽,意欲解民倒懸;匈奴劉曜平叛扶正,然後登基;石勒英雄不凡,自稱天命所歸…”
“…石帥口口聲聲衛護民眾,請問,石帥意欲如何衛護?趁亂而起?興兵攻伐?將無辜民眾拖入戰火,這是衛護還是驅使摧殘!”
石青聞言,默然半響。劉徵不相信他,擔心他為了個人權欲,驅使民眾上陣攻伐。
面對亂世,劉徵有自己的見解。不管亂世滔滔,誰家天下,只要置身其外,不摻和,不爭奪,不樹敵,就可避免波及。大勢定時,歸順勝利者就是了。因為,無論是誰奪取了天下,都需要民眾和治理民眾的官吏。
石青理解劉徵,但不認同。
亂世洪流捲來之時,不是想躲就能躲開。事實上,青州的歸宿就是一個例子。歷史上,明年夏秋之際,段氏殘餘流落到青州,男女老少合計不過三萬多人的段氏鮮卑,輕易佔據了廣固,段龕自號齊王,在青州當了六七年的土皇帝。最慘的是,慕容恪圍廣固,十個月後城中糧絕,鮮卑人以人為食。被食的,是無辜的廣固民眾。
廣固民眾沒能避免戰亂之苦,反而深受摧殘;這種結局,正是劉徵一相情願造成的。
“劉刺史仁心雖好,只怕上天難如人意。”沉吟半響,石青沉痛道:“劉刺史可知。泰山之糧,只能維持到十一月末。青兗亦無餘糧接濟,到時…”
提到這個問題,劉徵凝重起來。“石帥要求老朽配合新義軍取得大晉信任,如今看來,效果不錯;江左不是正在接濟嗎?難道出了問題?”
“暫時沒出問題。只是江左不可信,能從他們手裡弄到三五萬石糧,已經謝天謝地了。可我們的缺口至少還有二、十、萬、石。”說道二十萬石時,石青一字一頓。
劉徵吸了口涼氣。“如此奈何?”
石青盯著劉徵道:“如此境況,唯有放手一搏;意欲潔身自好,站在河岸看水絕無可能。是以,新義軍意欲…攻打樂陵倉!”
“什麼!”劉徵霍地站起,不敢置信地瞪著石青,過了好一陣子,他才喃喃道:“你瘋了,這是找死。你要把泰山二十多萬民眾拖入火坑。你…”
劉徵認為,新義軍志願兵和郡守兵差不多,義務兵算是民夫青壯。指望這樣的一萬人攻打樂陵倉無異找死。更何況,就算能攻下樂陵倉,鄴城的二十萬禁軍難道是擺設。朝廷一旦追究,只需三兩萬禁軍,就能把泰山碾成粉碎。
“事已如此,不得不為。此乃死中求活!新義軍必須拿下樂陵倉,二十多萬難民必須闖出條活路。絕不能坐以待斃!”石青堅定說道。
“不行!此事風險太大,朝廷追究下來,誰都承受不起。”劉徵極力搖頭,比石青更堅決地說道:“你若執意妄為。青州將與新義軍一刀兩斷,絕不受你牽連。哪怕你再拿二十多萬難民當藉口,也絕對不行!”
石青目光一閃。緩緩道:“劉刺史。我若能拿下樂陵倉,還能保證不受朝廷追究呢?”
“怎麼可能!?”劉徵絕不會相信如此荒謬之事。
石青身子前傾,壓低聲音道:“輔國大將軍石閔和乞活總帥李農密議聯手反趙,你說,他們是否會成功?”
“什麼?”劉徵再次驚叫,一屁股坐下來,逼視著石青質問道:“若有此事,當是何等機密,你如何得知?”
“因為新義軍是其中之一。”
石青篤定地說道:“十月三十,他們二位在鄴城,剷除石胡,我在樂陵,奪取倉儲,兩邊同時動手。你說我們是否能成功?泰山難民是否有出路?”
劉徵沉默下來。輔國大將軍和乞活總帥聯手反趙,怎會不成!新義軍參與其中,別說奪得樂陵倉,就是奪下黎陽倉,又有誰會追究,又有誰敢追究。若真如此,再不用發愁難民過冬之糧。問題是,新義軍奪得下樂陵倉?
“只要劉刺史配合,新義軍取樂陵,如探囊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