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部分(第2/4 頁)
兵吃糧……”
一邊說著,小耗子一邊飛快地向上攀爬。
幾個守軍聞言頓時笑罵開了,有兩個調轉長槍用槍桿抽打正在攀爬的兩人,笑罵道:“毛都沒幹的小子也想當兵吃糧,找死啊。快滾下去——”
“大哥——”小耗子一邊躲閃槍桿,一邊往上爬,眼見垛口就在眼前,他凝聲屏息,正準備一躍而上,襲擊對手;突聽耳邊一聲狂吼,眼睛餘光裡黑影一閃,卻是弓蠔手撐垛口一躍進關牆。
“殺——”
弓蠔身在半空,環刀已從背後抽出,寒光閃爍之中,兩名守軍頓時了賬。小耗子見狀一下子急了。“兄弟!給哥哥留兩個——”喊聲中,他一手撐住垛口,雙腳在關牆上猛力一蹬,整個人如大鵬一般飛掠過垛口。
壺關有一千五百名守軍,但是防禦的物件是從東邊過來的民軍,西邊是己方轄地和退路,不需要防範,所以西邊關牆上值守計程車卒並不多。就算是這點不多的守軍,也沒講兩個攀爬關牆的少年當回事。等到兩個少年上了關牆,立刻守軍嚐到了輕視的苦果。
“殺——”
小耗子又搶了一把環刀,弓蠔棄了環刀,搶了兩杆長槍,雙刀、雙槍潑風般從關牆上掠過,值守士卒挨著死碰著亡,被攆得雞飛狗跳,四散奔逃。
“快!吹號!吹號——”
關下的蒲安見狀大喜,一邊吹號召喚大隊人馬,一邊指揮敢死之士藉助兩個少年留下的飛鉤登關。
壺關西面關牆寬不及二十丈,對關內來說,同樣是利於防守,不利於兵力展開。關內守軍最後反應過來,組織人馬妄圖奪回關頭,奈何關頭被兩員少年猛將和二三十敢死之士拼命守住,守軍連著反動三次衝擊都未能衝上關頭,三次之後,守軍再沒有了機會,枋頭大隊人馬趕至,藉助雲梯陸續攀上關頭,繼而轉過來向關內發起衝擊。
經過半日鏖戰,黃昏未到,壺關守軍損折三成有餘,剩下的眼看沒有出路,隨即繳械投降,壺關至此落入枋頭人掌控。
壺關被攻陷的同時,長子也落入到皇甫真、窩盔的掌控之中。
十三日上午,王魚、窩盔會同四五十敢死之士推了十來輛馮家堡糧車進入長子城,隨後在南門內突然發難,砍殺值守門丁,奪取南門,用糧車佈陣阻擊城內反擊的守軍,接應後續人馬。午時正,埋伏在長子城五里崗的大隊人馬在皇甫真率領下進入長子南城,長子的歸屬自此變得毫無異議了。
與壺關、長子出乎意料之外的順利相比,另外兩路的進展非常不順,不僅沒能擒斬張沈,自身反而陷入到兇險之中。
二月十二日黃昏,張沈率部抵達丹朱嶺,一邊命部眾安營紮寨,一邊傳令蒲健、蒲安、馮鴦等糾紛當事人前去見他。
此時蒲健已死,蒲安去了壺關,馮鴦如何敢孤身前去張沈大營應付?和伍慈一商量,馮鴦決定改變原定的夜襲之計,趁幷州軍營盤未立之際發動突襲。
馮鴦選擇的攻擊位置非常巧妙,突襲是從幷州軍營盤東北方向發起的,這樣的話,幷州軍若想回轉長子、壺關,必須擊敗馮家堡、枋頭聯軍,若是向後退卻,與這兩城只會越來越遠。
猝不及防之下,幷州軍果然抵擋不住聯軍的突襲,但是,未經整訓的聯軍同時也缺乏徹底擊潰幷州軍的實力。雙方在黃昏時分的的丹朱嶺下展開激戰,倚仗平日訓練有素,張沈指揮幷州軍以少敵眾,邊戰邊向南方退卻。馮鴦有心一戰擒殺張沈,率領聯軍苦苦糾纏,連夜鏖戰,第二天一早,廝殺的戰場從丹朱嶺挪移到泫氏縣土城。
泫氏縣土城是枋頭氐人部落遷移到泫氏後蒲健的駐地,因為時日短促,土城尚未完工,只有一圈壘到中途,半人多高的土牆。土城目前屬於馮家堡、枋頭聯軍下轄,蒲安本部和歸降的蒲健殘部駐紮於此。
前有追兵,後有土城阻擋,鏖戰一夜損傷嚴重的幷州軍眼看就要陷入絕境,這時候庫褥官偉突然從土城東北方殺出,救出張沈殘部。面對庫褥官偉這支生力軍,苦戰一夜的聯軍無力抵擋,馮鴦無奈率部退入土城。雙方一在城外一在城內形成對峙。
庫褥官偉為何會在此時出現呢?究其原因,還要從梁安、蒲法這一路說起。
十二日午後,梁安、蒲法攜帶了不少金銀財貨以及羊只東去攔截庫褥官偉,兩人吧將庫褥官偉截在泫氏土城西北十餘里處許諾道,只要他庫褥官偉不干涉枋頭內部酋長之爭,事後枋頭人將贈送他一百頭耕牛、三百匹戰馬,兩千只羊,且願與他庫褥官偉結盟,日後相扶相助,患難與共。
在厚禮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