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部分(第2/4 頁)
爭權失敗,被逐出了敕勒川,翟鼠率本部落族人輾轉流落到雁門,部落積蓄消耗一空,於是,失去補給的丁零人開始充當盜匪,在雁門一帶燒殺搶掠,攪得幷州北部沒一刻安寧。張平不敢隨意調動五臺山一帶的主力,只好把用來保護蒲健部氐人、抗擊石青的幷州軍調到雁門剿匪。以至於張煥來上黨邀請幷州軍出兵之時,才知道上黨留守幷州軍只有五千。
在張遇、王泰商定的計劃裡,幷州軍和蒲健部氐人是抵抗黎陽、鄴城後續人馬的主力。蒲健麾下不過七八千人馬,即使上黨幷州軍傾巢而出,雙方合起來也不過一萬三千人馬。如此怎麼可能與鄴城、黎陽的敵軍抗衡?
就在張煥心灰意冷之際,張平長子、張煥族兄、上黨太守張沈安慰道:芝華不用擔心,為兄自有辦法組建一支大軍。
張沈說到做到,一天一夜的時間就組建了一支兩萬人的大軍,若在算上軹關一帶的氐人,這支人馬數量已經很可觀了。不過,當張煥看到這支衣甲駁雜,兵刃制式不一的大軍時,忍不住有些失望。
上黨郡胡漢雜居、民風剽悍,塢堡壁壘在所多多。張平、張沈在此經營多年,深孚眾望。一道徵召令下去,立時得到數十個塢堡的響應。這家五百,那家一千,憑空給他湊出了一支大軍。
新義軍不是弱旅,這樣的‘大軍’能夠與其對陣一搏?這可是豫州軍最後的機會,萬萬不能有失啊!張煥充滿疑慮,卻又對此無可奈何。
“張將軍。冉閔真死啦?”一個長像粗野的胡人縱馬趕上來追問。
這個胡人叫做庫傉官偉。庫傉官不是中原姓氏,而是烏桓族一個小部落的名字,因為這個名字很少見,張煥因此對庫傉官偉印象很深。
庫傉官偉和一群雜胡原本定居在邯鄲附近,冉閔頒佈殺胡令,中原漢人群起響應,庫傉官偉一見不妙,帶著一幫雜胡逃進太行山,隨後輾轉來到上黨安下身。這人看起來外貌粗野,身材孔武有力;對冉閔卻是又恨又怕,已是第四次求證冉閔死訊了。
張煥對此很是不齒,考慮到這人日後有用,他強壓下厭惡,點頭激勵道:“不錯!冉閔已經死了,兩個月前戰死在襄國。如今天下大亂,正是英雄豪傑用命之時,願單于與我等戮力與共,先取河內。再下鄴城!”
“呵呵呵——張公子不愧名門世家,心存高遠,胸有天下,馮鴦佩服。”輕浮的笑聲響起,一個年齡不大,一臉油滑世故模樣的年青武將插話進來。
年青武將名叫馮鴦,是此次出兵最多、上黨最負盛名的馮家塢的堡主。張煥估摸,這人年紀輕輕能成為一堡之主肯定不會太簡單,外表的輕浮多半是故意裝出來的。
“慚愧!馮堡主見笑了。”張煥客氣地說。馮鴦和庫傉官偉不一樣,和他的人打交道必須小心謹慎。
上黨——其高與天為黨。
上黨郡是由東邊的太行山、南邊的王屋山、中條山,西邊的太嶽山,北邊的五雲山、八賦嶺等拱衛起來的一片高原。低處海拔800米,高處海拔1500米。與東邊的幽冀平原和南邊的河內丘陵相比,有高屋建瓴之勢。
從上黨經壺關東出幽冀,或者經軹關南下河內,從高到低一路下坡,行走不僅輕鬆快捷,而且帶有一種巨大的慣性力量;一瀉而下,勢不可當,所以,兵家有言“得上黨可望中原”。
長子、軹關近兩百里路,張沈大軍兩日間輕鬆趕到,會合了蒲健部氐人之後,四月二十四日清晨,兩萬七千人馬突出軹關,進入闊別已久的河內。
氐人撤進軹關後,河內郡成了真正的無主之地,石青把這視作與幷州軍的緩衝地帶,除了派遣斥候例行出沒之外,沒有遷移一戶人家過來。事實上,青兗、枋頭等地也沒有多餘的人丁需要遷移。此時的中原到處都是荒廢的土地,成為珍稀之物的是人丁,不是土地。
張沈大軍沒有在河內停留,出軹關後徑直向東。兩天後,抵達修武。望著修武城頭上飄揚的新義軍旗號以及守軍忙碌奔走的身影,張煥失聲叫道:“糟糕!兄長的枋頭策略沒能達成。修武敵軍沒有去救援汲縣。”
“不管那麼多,既然出軹關了,就一路殺過去!”張沈雙眉一挑,厲聲喝道:“庫傉官偉!汝率人先攻一陣,試試敵軍防禦如何!”
第六集 第六十五章 全面開花
“本帥相信鄴城諸君,相信黎陽張溫,相信魏統、陳然、左敬亭…他們應對得一定會很好!定不會讓張遇、張平的圖謀得逞!”
石青如是說,既是堅定牽掛枋頭的權翼等一干將領的信心,也是堅定自己的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