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部分(第2/4 頁)
幾家的勳爵新貴來,但你績表哥的功勞只怕不夠封爵的。”
陳厚績的和資歷還是低了。而且他還一直都是秦敘的副將,跟著秦敘的職位走的。這麼一來,論功的話,秦敘總是在他前面。
而且這仗打的太快太容易了,總顯得他們那些年輕人的功勞都不夠分量似的。再者,大慶一直對爵位的封賞十分慎重。
“年輕人之中,一個是秦敘,一個就是你那位鄧家表哥。”陳大太太不禁望了沈柔凝一眼。說來奇怪,沈柔凝不怎麼應酬交際,宴會更是一次沒去過,但偏偏最近大出風頭的年輕人她卻都認識。
比如秦敘。比如鄧長年。這二人是戰場上拼的。
再有就是那個紀童。南洋商行風頭無量,朝廷為了表示其穩定糧價有功,很是讚揚了一番。而紀童作為大東家和總管事,則被封了一個從五品的虛職,已然是個官身。
只要有品級有人脈,虛職變成實職並不難。而且,誰不知道他年少多金?
還有一個叫雲九的,比上面幾個人當然差很多,但最近也是鬧出了不少風雨……至少,讓她這個近些日子不怎麼走的內宅夫人,都聽說了他的名字。而他卻是從岳陽來,受過沈家的恩惠……
陳大太太收回思緒,繼續說道:“這兩人身後,一個有秦國公府,一個有明義候府,說不定能掙到兩個爵位……而這兩個人居然都是沒有定親的英俊少年郎,一但回京參加玉蘭會,不知道要有多少姑娘家要瘋狂呢!”
說到這裡,陳大太太不禁悄悄地關注了沈柔凝的神色。她知道這二人都與沈柔凝相識,而且頗有交情……少年俊傑,或許沈柔凝會心動?
但讓陳大太太覺得惋惜的是,她根本沒能從沈柔凝臉色看出什麼來。沈柔凝臉色那些笑意,僅僅是沒沒有某種含義的笑意罷了。
☆、315 年輕人
晚間的時候,陳大太太便與陳大老
“夫君,你不如寫信問問阿凝的父親……”她道:“這阿凝住在咱們家,是不是有讓咱們幫著相看人家的意思?你問清楚了,我這心裡也好有個數。”
“這事兒得問妹妹吧?”陳大老爺愣了愣。
“我這不是怕問妹妹也是白問嗎?”陳大太太不禁白了陳大老爺一眼,一副“你忘了她那性子”的神情。
陳大老爺呵呵笑了笑,隨即道:“行,那我回頭就寫信問。”頓了頓,他又道:“不過阿凝年紀還小,多看兩年也沒什麼。”
“多看兩年,好人家都讓人給挑沒了……”陳大太太嘀咕道。
讓陳大太太覺得遺憾的是,到了玉蘭會那一天,陳厚績並沒能趕的回來。她只能送了沈柔凝的馬車除了二門。
這一日清晨,天晴的很好。
建寧城的郊外,桃紅柳綠鶯燕齊飛,春光格外的明媚。
遠遠的,官道上數匹駿馬飛奔而來,踏著春日塵土飛揚。臨近城門,進出城門的百姓們很多,駿馬終於漸漸地慢下來,人們這才發現,騎馬之人乃是十幾位年輕人,雖然只是武者打扮未著甲冑,那周身的鐵血之氣,一看就是軍中回來了。
“怎麼都是年輕人?”有路人側目,看清楚之後,不禁議論起來。
“誰知道。”有人不在意:“咱們大慶去打仗的娃兒那麼多,這一行都是年輕人。也不算啥吧?”說話之間,這些路人都主動讓開了道路,對著駿馬上的年輕軍人露出真誠的笑臉。
都是自家的兵。
打了大勝仗,將北金國都給佔了,他們身為大慶人,怎麼能不看著這些軍人格外尊崇。
領頭幾個年輕人對讓道的路人們報了報拳,其中一人朗聲說了句“多謝”,就再次縱馬,眨眼就進了城門。
“剛才那個,是不是陳二公子?”一個城衛軍低聲問身旁人道。
“哪個陳二公子?”
“就是陳老尚書家的陳二公子!”那城衛軍道:“陳家大公子三元及第狀元郎。二公子卻是從了軍。聽說也是軍功赫赫,已經當上了將軍了!我以前見過他收拾幾個無賴,幾下就將人給打趴下了!”
陳二公子陳厚績,為人熱情仗義。京城許多人都認得他。
“你這麼一提。我也想起來了。好像就是他……”幾個城衛軍不禁議論起來,言語中都是格外羨慕。他們這些城衛軍,都沒撈上去戰場。當然也就沒有立功的機會……誰能知道,這舉國之戰,居然這麼容易就打贏了呢?聽說,大慶軍的折損很少很少,一場仗打完,絕大部分人都活著立功了……
且不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