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部分(第3/4 頁)
著宣旨太監道:“請容臣婦前去迎一下我家兄弟可好?”
這宣旨太監就是於忠,笑道:“夫人不必多慮。聶解元自有人接進宮,夫人還是快快跟咱家走吧,太后跟陛下都還在寧壽宮等著呢。”
聶書瑤這才說道:“容臣婦梳洗一番。”
回到飛雲居,自有丫鬟替她梳洗,只是她的腦海中不斷地推理著這事,但無論怎麼推理,看起來此事都是利大於弊。
但是“伴君如伴虎”這句話還須清楚地記在心間,誰知道正德帝會不會腦子一熱,就把自己姐弟給治罪了?
收拾妥當後,聶書瑤自語道:“有乾孃在,熙兒必定會被囑咐得萬無一失。”
出了飛雲居便看到朱賢站在於忠跟前,上前拉住聶書瑤的手道:“姑姑,賢兒陪你去見父皇跟皇祖母。”
宋老夫人也道:“書瑤,去吧,家裡有我!”
聶書瑤沒有阻止朱賢在於忠前對自己的稱呼,笑道:“好!有勞母親了。”
邊上的於忠聽到這稱呼只是皺皺眉頭,什麼也沒說。
出了候府,便看到一輛華麗的馬車,這是皇室御用車。
聶書瑤的心中漸漸鬆了一口氣,想來此次入宮看著兇險,實則無礙。試想,若是一個即將被治罪的人,怎會用這樣的馬車接入宮呢?
雖然是如此想的,一路上聶書瑤還是心事重重,同時又很期待跟張太后的見面。對於她,聶書瑤是早就想見了。
自從先帝去後,張太后就徹底地退居幕後。就算是夏皇后被龐貴妃逼到如此地步,她也沒有出手,接見命婦的差事還是由夏皇后主持。但儘管如此,上至天家下及百姓卻不時將她掛在嘴邊。
進得宮內,未到寧壽宮前便跟聶天熙匯合了,兩人互看一眼什麼都沒說,被領路太監帶到了寧壽宮內。
朱賢跟他們一起衝著坐在高位的人行了大禮,馬上就聽到一個溫和的聲音道:“快起來吧,賢兒來皇祖母這邊。”
起身後,正德帝道:“賜座!”
聶書瑤眉頭微挑,賜座?這可真是個意外,便跟聶天熙再次謝過了他。
她半坐在繡墩上悄悄打量正德帝跟張太后,正德帝的眉眼有點像朱聰,生得很是不錯。加之他是九五之尊,身上自然比旁人多了一些威嚴,這在聶書瑤看來就是身為皇帝的氣場。
而張太后相貌卻是讓聶書瑤大吃一驚,論長相她不及青蓮居士,甚至周身的氣場也不及青蓮居士發火時的樣子。不過,保養得卻跟青蓮居士一樣好,但聶書瑤還是看出她比青蓮居士大許多。
溫和的笑著,眉眼之間也透著慈祥。怎麼說呢?聶書瑤覺得跟她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或許在她面前可以稍加放鬆。(未完待續)
☆、第466章 當年事
寧壽宮的沉默過了約有半刻鐘,在這半刻鐘內,聶書瑤在悄悄地打量他們,而張太后母子也在看著聶書瑤,他們的眼神就來得比較直接,就這麼眯著眼睛瞅著。
這種低氣壓的氛圍讓姐弟倆的額頭開始冒汗,聶書瑤伸手悄悄握了一下緊張不安的聶天熙的手,以這種方式給他安慰。
誰知這個小動作,讓張太后抿嘴笑了起來,說道:“不愧是一起長大的姐弟倆,你們的感情還真不錯。”
聶書瑤忙回道:“太后娘娘過獎了,臣婦的兄弟還小,第一次得見聖顏難免有些緊張,若失禮之處還請皇上、太后娘娘見諒!”
不管怎樣,先為聶天熙上個保險再說。
聶天熙也想起身說些什麼時,張太后揮手道:“坐,趕緊給哀家坐下,你這孩子太見外了。”
聶書瑤一愣,這是個什麼節奏?難道今天不是來挨批的。
張太后看了一眼正德帝,後者瞥了一下於忠,道:“於忠,你先把大皇子叫來。再將屋裡的這些不相干的統統帶走,此殿十米之內不許有人。”
於忠打了一個激靈,忙躬身道:“奴婢領旨。”
沒多時,大皇子朱聰帶著朱賢跟著於忠走了進來,看到聶書瑤之時,衝其微微一笑。
只這個小小的訊號,讓於忠對聶書瑤的態度再度謹慎起來,帶著屋裡的宮女太監出了大殿。
大殿的門輕輕虛掩著,眾宮女太監都到了十米開外,只於忠一個人站在靠門近的地方,方便正德帝叫他。
他看了看天,想不出太后會對聶書瑤姐弟說些什麼。也不願去想。在這皇宮內知道多了的人可都沒好下場。
於忠的年紀比正德大不了多少,跟著先帝當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