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部分(第3/4 頁)
道!
手札翻過一頁,筆記便有了不同。
在元末明初之時,黎家便為自己找起了後路。清水村是他們的首選。但後來卻因為某些原因放棄,因為蒙古人兵敗逃亡之時,有位黃金家族的重要後裔來到梨花鎮。他本以為跟黎家關係不錯,黎家會接待他,卻不曾想這裡是他最後的埋骨地。
黎家歷代都被稱為“漢奸”,箇中滋味只有他們懂。雖說他們的首位家主因此保住梨花鎮免遭屠殺,但這“漢奸”的名卻總也洗不掉。
在一場盛大的招待後。這位黃金家族的後裔無意中透露了自己身上藏著寶藏的秘密。黎家當時的家主便起了貪念,也是因為自己的祖先曾經迎過元軍入城,他的後代雖然過得風光,名聲卻是極差的。便奪了那藏寶圖,斬了黃金家族的後裔。
沒過多久,明太宗朱元璋便打到了梨花鎮,這位家主效仿他的爺爺開門迎接,也迎來的朱元璋的稱讚。
但過後,他冷汗連連。因為在慶功宴上朱元璋曾提起過,蒙古人的寶藏,這是蒙古人為自己留的一條後路,據說那裡的寶藏可以讓他們東山再起。
當朱元璋走後,這位家主便坐不住了,而清水村那邊的後路也慢慢地建了起來。便讓家族成員分批撤走。當明朝真正建國後,黎家也從梨花鎮徹底消失。
手札的最後,寫了關於寶藏的一些事,據說這寶藏有真假之分,兩塊玉佩說是開啟寶藏的鑰匙,地圖也在這裡面藏著。
只是黃金家族的成員不止一個,還有其它人以其它方式知道這個秘密,或許,也有藏寶圖也說不定。
當黎家定居這裡後,便將兩塊玉佩一分為二,五爪金龍放在密室內,四爪金龍由家主持有。不到萬不得已不要想著尋寶,黎家的錢財足夠用十幾輩子了,這位家主不想讓後代成為好吃懶惰的人。
手札上面的記錄到此結束。在手札的最後一頁說,只要在這密室裡呆夠三天,為他們的老祖宗守靈,三天後,自有出路開啟。
聶書瑤輕吐一口氣,“原來如此!”
聶天熙道:“這就是第一位看守梨花鎮的將領呀。”
兩人相視一笑,“那我們就先守在這裡吧。”
聶書瑤將手札放好,把那個檀木盒也裝在了揹包裡,讓聶天熙再將那副梨花美人圖放好。兩人便在棺材旁盤膝而坐,他們還有十幾塊牛肉乾,三天堅持得住嗎?好在在揹包的底層又發現了一個竹筒,裡面的水節約點應該能堅持三天吧。
如此便此閉目養神,慢慢地睡了過去,可外面已經是人仰馬翻了。
天亮之時,宋雲飛也趕到了此地。
江毅跟江婉兒還在挖那堆土。他們覺得若是聶書瑤姐弟還活著話,應該會被埋在這裡面。
可憐宋雲飛一來就聽到這樣一個噩耗,他眼睛當時就紅了。狠狠地給了江毅一拳,看向江婉兒也是一副想殺人的表情。
然後他就像瘋了一樣挖著土堆,想見又怕看到她的樣子,真真是讓人心揪。
這時,他才真正覺得聶書瑤早已走進了他的心裡,當他聽到聶書瑤失蹤後,心也似乎被她帶走了。他這才知道自己不能沒有聶書瑤。怪不得那一聲響能讓他心底發慌。
“書瑤,你在哪裡?”宋雲飛的手在刨著土層。指尖已經出血卻恍然不覺。眉頭深鎖就差掉眼淚了。
楞子看到他家少爺這個樣子心裡也很不是滋味,勸道:“少爺,喝點水吧。”
宋雲飛恍若未聞,繼續跟眼前的沙石戰鬥。
“唉!”楞子輕輕嘆了一聲。將竹筒放在他身邊,低聲道:“聶姑娘那麼聰明不會有事的。就算是我們大家都出了意外,她也不是會出意外的人,聰明的讓人嫉妒。”
這本是楞子的一句無心之語,卻讓幾近瘋狂的宋雲飛找回到原本的冷靜,自語道:“是啊,書瑤那麼聰明,肯定不會有事。不行,我也不能總是這麼笨下去。得像她那樣學會動腦子。”
他停止用手挖掘,這才感覺到疲憊,拿起竹筒就喝了起來。低看一看。在竹筒邊上好像有什麼,便用手挖了挖,這一挖便挖出來了一隻手,但是這手上還夾著幾枚銅錢。
再看那手,不像是聶家姐弟的手,難看得要死。便長長地鬆了一口氣。“真是嚇死我了!”
他嚇得一屁股坐在地上,別人的死活他不管。但是他的書瑤不能有一點傷害。心中自責不已,要是不回京就好了。
想起聶書瑤平時的一顰一笑就心痛不已,再次看向另一邊同樣愁眉不展的江毅,冷笑道:“江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