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2/4 頁)
行,放不住,只能硬塞下去。”
“可不是?大熱天的吃大肉,吃完了一嘴油,抹都抹不乾淨。哪兒像以前啊,吃完飯嘴都不用擦,多省事兒啊!”
“……”
跟自個兒隊上的人這麼說還湊合,橫豎大部分人家的情況都差不多,可回頭說順嘴了,他們上工時碰到隔壁生產隊的,也一樣這麼說,那就有些氣人了。
託這些人的福,整個紅旗公社都永遠流傳著趙紅英的傳說,孫悟空三打白骨精,她呢?二打野山豬!!
佩服啊,真佩服啊!
不止是隊上的人佩服趙紅英,連跟她認識了幾十年的趙紅霞都忍不住對她刮目相看:“這麼多年我以為咱倆互相挺了解的,沒想到啊,我還是不夠了解你。”
到底是多年的姐妹兼妯娌,趙紅英這回真沒吹牛,她只是告訴妹子,明個兒她又要去城裡了,幫她請個假。
又是一個大清早,趙紅英揣著信揹著肉,風風火火的趕到了百貨大樓,沒等宋菊花開口發問,就搶先說:“你媽我又打了一頭野豬,這是給你的。對了,你幫我攢點兒肉票,野豬肉喜寶啃不動。再幫我弄點兒透氣的料子,我得給喜寶做兩身新衣裳。”
宋菊花:……
“好好好,媽您說得對,我啥都聽您的!”
第021章
五月裡; 天氣一天熱過一天,不過比起盛夏時分還是比較舒服的。站在田埂上; 吹著迎面而來的微風; 看著遠處一片片莊稼長勢喜人,叫人直呼舒坦。
不出意外的話; 今年又是一個豐收年。
按說; 這種情形該叫人滿意才對,可事實上; 紅旗公社絕大部分社員都在犯愁,包括幹部們。
夏初時節; 其實就是人們常說的青黃不接; 地裡的莊稼長勢再好; 那離收穫也還有兩三個月。這要是擱在往年,社員們勒緊褲腰帶,再法子尋些野菜啥的; 熬一熬也能過去。可去年秋收不是出了意外嗎?公社下屬的十一個生產大隊,有十個顆粒無收; 全靠上頭調撥下來的救濟糧勉強度日。之前還算好,每次吃完了都會按時撥下來,可最近一段時日; 似乎上頭也吃緊了,不單數量少了,連時間也推遲了。就算家家戶戶都數著米粒下鍋,那也支撐不到秋收了。
從五月份開始; 就不斷有生產隊大隊長來公社這邊打聽,詢問下次啥時候放救濟糧。偏生,救濟糧沒到,知青們還來了,哪怕大部分都撥給了第七生產大隊,可其他生產隊也分到了兩三個。
“咱們自個兒的糧食都不夠吃呢,真養不了閒人了!”
“領導您就想想轍兒吧,那些知青看著個頭挺高力氣不小的,可連半大小子都比不上,還要給他們算整工分?那可不成,秋收的糧食是要先還去年欠糧的。”
“就是就是,領導您給透個底兒,那些知青啥時候回城?下鄉支農……別添亂就好了,支援個啥!”
“您給上頭說說唄!”
公社幹部都快把頭給撓禿了,救濟糧的事兒他做不了主,知青的事兒同樣也不歸他管。據他所知,這還是第一批,以後陸陸續續還會有知青下鄉,數量只多不少。這個事兒,他只透露給趙建設了,意思是,雖然這回第七生產隊吃了虧,可以後總會找補回來的,而且第一批好歹是主動要求下鄉的,往後是個啥情況就不好說了。
趙建設本來就是個通透人,雖然接收知青那天沒親自過來,可之後卻把事兒辦得妥妥當當的。知青點造了,口糧放了,還安排老莊稼把式教他們務農,最重要的是他從來不為難領導。
最後一點是公社幹部尤為看重,哪個不想下頭的人懂事一點兒?領導也不好當,去年的雷暴雨波及到的不止是紅旗公社,他們小半個省份都遭了秧,頂多就是程度不一,大傢伙都有困難,可領導嘛,都希望下頭的人能主動解決困難,而不是把難題一股腦的往上頭推。
等再一次被各個生產隊大隊長堵住叫苦後,領導也煩了:“你們要理解上頭的困難,不是不幫,而是不能只等著上頭調糧,也要學會自力更生。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知道不?”
大隊長們面面相覷,秋收又沒到,他們就算再怎麼任勞任怨,總不能把地裡還沒成熟的莊稼給拔了吧?
見底下人全都是一臉茫然的看著自己,領導索性再度召開了工作會議,決定從每個生產隊抽取幾位社員代表,一同前往參觀第七生產大隊。
聽到這個決定,趙建設是懵的,他不明白他們隊上有啥好參觀的。農村地頭不都一個樣兒嗎?到處都是泥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