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部分(第2/4 頁)
兒媳婦回了吉祥衚衕去。
“你回去告訴胡家的,他們膽敢再亂嚼舌根子,胡亂汙衊人,就別怪我們不客氣!”郭二夫人這會子底氣足了起來。
她先前聽了楚婆子的話,只以為郭玉蘭與那胡家二郎有什麼,可是等她回頭問了郭玉蘭,卻聽她一口否認了,還哭鬧了一場,顯然不是那麼回事,這下把她給氣得不輕。
如今二房在太師府裡已經徹底失了勢,她唯一的兒子郭三郎又已經重傷在身,醫官說只怕就是好了也要留下殘疾,仕途自然也是不必指望了,胡家還敢這樣欺負到她頭上來,算計她女兒,分明是打量二房沒人沒臉面了,故意來羞辱他們的。
楚婆子看著滿院子狼藉,委屈地不成樣子,一屁股坐在了門邊,嚎啕起來:“夫人可不能這樣欺負人呀,是胡夫人讓我去探探話,他們說了府上的六娘子在莊子上就給胡二郎君送了心意了,胡家也是想著成人之美,怎麼也不該鬧成這樣呀……”
郭二夫人不聽也就罷了,聽了更是氣得火冒三丈,原本就病得還未好的身子更是搖搖晃晃,她強撐著咬牙指著那院子狠狠道:“砸,給我砸乾淨,讓這個老虔婆再不敢汙衊潑髒水!”
她才不信有這樣的事,她的女兒可是教養極好知書識禮的大家閨秀,怎麼可能做出那樣丟人現眼的事來!
只是她砸完吉祥衚衕才回了太師府沒多久,胡夫人便帶著人親自來了太師府,客客氣氣地說要見一見郭二夫人。
郭二夫人正愁這一股子邪氣無處發洩,憤憤帶著幾個得力的僕婦去了小花廳,她想好了,今兒若是胡家人賠禮道歉斟茶認錯,還蘭娘一個清白也就算了,她就看在胡家與郭家同朝為官的份上就罷了,若是胡家還敢再胡說,看她今兒不撕了那胡夫人的嘴。
可她才進了小花廳裡坐下,還沒來得及跟胡夫人開口,就見胡夫人客氣且冷漠地從袖子裡掏出一張彩箋來放在了她跟前。
她莫名其妙低頭拿起彩箋,才看了幾個字臉色瞬間變了,青裡透著白,拿著彩箋的手都不由自主地哆嗦。
那上面只有兩句詩:“由來碧落銀河畔,可要金風玉露時。”
那字跡她再熟悉不過,是郭玉蘭的簪花小楷,落款更是一個蘭字。
這樣的詩若是在七夕乞巧之時放了蓮燈上,或是焚香祝禱時奉給織女也都是尋常,可現在偏偏是在胡家人手裡,看起來也就變了味了,何況那彩箋後面是有落款的,分明就是暗通款曲互訴衷腸的情詩。
胡夫人看著郭二夫人臉色變來變去,冷淡地笑了笑:“原本我們也知道府上門第高,娘子也是身份貴重品貌出眾,不敢高攀,可大郎得了這麼樣物件,終究想著也是小兒女的心思,不能不成全,這才請了冰人照著規矩登門,可沒想到……”
她上前從郭二夫人手裡拿過了那張彩箋:“既然府上沒有這意思,我們也不好勉強的,畢竟這婚事還要你情我願才好,這就回去與那冰人說個明白,這婚事就作罷了。”
婚事是作罷了,可郭玉蘭的名聲也就……
郭二夫人真是苦澀難言,她這會子才知道什麼叫做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現在可要怎麼辦才好!
胡家人走了之後,郭二夫人去了郭玉蘭的房裡,狠狠責罵了她一頓,半句也不聽她的解釋,畢竟那彩箋上的字是絕對不會錯的,她又在莊子上滯留那幾日,分明是心裡另有打算。
原本想著郭玉秀已經是被送進宮作了太子良媛,郭三郎也已經殘疾了,只有這個女兒可以打算一番,還能有個好去處,幫襯幫襯二房,可沒想到她居然做出了這樣丟人的事,將二夫人的打算毀於一旦,也把二房最後的希望給斷絕了。
晚間,郭太師回府後,把二郎與二夫人喚了去書房。
書房的門關了大半個時辰,最終二夫人紅著眼睛出來了,卻是什麼也沒說,只是吩咐婢女準備一份厚禮,第二日跟自己去胡府賠禮道歉,這門親事就這麼定下了,
第138章 不消停的西府(第二更)
西府的偏院裡,羅氏讓小婢女扶了自己起身,把羅氏送來的借條看了又看,才吩咐孫嬤嬤好好收在自己的妝匣裡,用銀鎖鎖上,鑰匙她自己貼身帶著這才算安心。
從羅家二房打聽來的訊息裡說宮裡的確是四處採買香料,只因為這些時日波斯大食等西域諸國進貢來的香料甚少,多是地氈和銀器,宮裡的貴人們用慣了西域的香料,自然是短不得,只好在民間採買,而先前毛氏他們那一車香料也的確賣給了宮裡,得了個好價錢,現在再賣只會多不會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