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部分(第3/4 頁)
。”
崔大夫人看了看她,好一會露出些笑容來:“多謝你了。”
第546章 緣故
盛夏的午後還是酷熱難耐,崔老夫人打了會葉子牌,也覺得睏乏,便讓她們都回去午歇,自己讓琴娘陪著去房裡歇下了。
顧明珠與崔臨的院子裡種滿了垂柳,房裡也擺上了冰盆,她讓阿碧開了窗,湘妃竹簾放了一半,微風習習倒也不覺得那麼燥熱了,她半闔著眼在小榻上躺著。
小葵悄悄進來,在小榻邊拜下:“少夫人……”
顧明珠睜開眼:“怎麼樣?”
小葵臉色卻有些複雜,低聲道:“祠堂那邊擺了席面,郎君還不曾回來,婢與大少夫人帶來的福兒,二少夫人貼身的金巧說了一會子話,便回來了。”
“琴娘子是老夫人孃家潁川荀家的娘子,是老夫人幼弟荀三郎的庶出孫女,父親娶得是陳氏女,膝下只得她一女,很是得看重,只是才養到六歲,潁川鬧大疫,荀三郎一房大都染了疫病故,只留下她這麼一個孤女無依無靠。”
顧明珠聽著,淡淡道:“荀氏族裡便不曾打算撫養她?如何會送來崔家了?”
世家大族不比小門小戶,便是父母雙亡,族裡也有族親長輩,多半會讓她寄養在那一房裡,也不會輕易將娘子送到外姓族中來。
小葵低聲回道:“婢也是如此問的,金巧姐姐卻說,是因為老夫人憐惜琴娘子的緣故,她自幼失親,才與族裡說了,接了她到身邊照拂教養。”
顧明珠蹙了蹙眉,便是再憐惜也沒有把別家娘子帶到身邊教養的道理,除非是另有緣由。
只是小葵也打聽不到別的了,想來便是真有什麼緣故,也不是這樣輕易能夠打探到的。
而至於鄭媛的心思,顧明珠隱隱有些察覺,卻沒有表露出半點,只是淡淡點頭:“知道了,你下去吧。”
崔臨回來的時候,顧明珠剛起了榻,笑著迎著他,遞了:“讓人煮了醒酒湯。”
崔臨俊美的臉上微醺,看著顧明珠不自覺地露出笑容:“一會帶你去個好去處。”
顧明珠一愣,外頭日頭正大,曬得地上都是白花花一片,崔臨是要去哪?
只是崔臨開了口,必然是有用意的,她便點點頭:“好,可要讓人備車?”
崔臨笑著搖頭:“都安排好了,你隨我去就是了。”
他去了淨房更衣之後,在小榻上躺下,與坐在一旁打著扇的顧明珠道:“待過幾日回了博陵府裡,你要幫著阿孃一起打理府裡的事了。”
顧明珠目光一跳,她知道崔臨在崔家的身份不一樣,自幼便是作為宗子來教養的,也是之後的崔家家主,自己嫁過來只怕少不得要幫著崔大夫人一起打理崔氏族裡和崔府的事,可是沒想到這麼快。
崔臨像是看出了顧明珠的疑惑,輕笑了笑:“府裡事務眾多,族中也有許多事要料理,阿孃辛苦這麼些年了,這一年來身子也不大濟事,要辛苦你幫著分擔些了。”
顧明珠想起先前聽琴娘說的話,正色道:“阿孃可是有痺症?換季之時便會復發?”
崔臨有些驚訝,看著顧明珠點了點頭:“是,從前不過是輕微的足痺,如今卻是渾身痠疼難當,請了好些醫官來過也不見好。”
顧明珠點了點頭:“郎君寬心,我會幫著阿孃分憂的。”
崔臨看著她繃得緊緊的小臉,忍不住笑了:“無妨,你那樣聰慧能幹,連祖母和阿孃都誇你,必然能順順當當的。”
他說著又補了一句:“若是有什麼拿不定主意的,問問阿孃或是問問我,我們也能幫著出出主意。”
顧明珠笑得眉眼彎彎:“好。”
崔臨看起來酒吃得多了幾杯,側著身子在小榻上躺著,閉目慢慢睡去,輪廓分明的臉上慢慢柔和下來,朦朧之中卻是輕聲說了一句:“過個幾年吧,便不必如此了。”
他的聲音很低,低到幾乎聽不見。
只有坐在他身邊不遠的顧明珠聽明白了,不由地望向他,卻見他已經安靜地睡去,方才那句話只怕是他不經意間說出來的。
過幾年就不必如此?究竟是什麼意思?
顧明珠恍然想起了自己順利嫁進崔家,崔大夫人那複雜的目光,二夫人超乎尋常的歡喜,還有崔臨這句話,這裡面到底有什麼緣故?
她皺著眉頭,手中的扇子也停下了了,望著小榻上的崔臨,心事重重。
到了要出去的時候,顧明珠才知道崔臨是想待自己去離著安平鎮上不遠的白雲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