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部分(第3/4 頁)
還有崔府的中饋,顧明珠暫時還沒有接手的打算,且不說崔大夫人還在,自己這個新嫁進門的新婦決不能表現出一副急於接手的模樣,就是崔府中饋如此複雜,她也是一時半會都不能輕易插手。
何況崔臨已經要將宗子之位讓出來,她還是不要惹麻煩的好,相比之下,想來二夫人與王氏那幾個更是願意接受這個燙手山芋。
她靠在窗邊想一想,又翻幾頁書卷,直到夜深越發深了,她才讓小葵與阿碧伺候歇下。
放下了羅帳,錦衾輕薄柔軟,一切跟平日裡一樣,可是顧明珠閉著眼躺著沒有半點睡意,感覺像是少了點什麼。
她翻了個身,有些納悶。
平日裡都沒有這樣過,即便面對再艱難的處境,她都不會為難自己,總能安然睡去,可是現在不知道是為什麼,居然闔上眼卻是輾轉難眠。
少了什麼?顧明珠蹙了蹙眉,又翻了個身。
一直折騰到快子時了,她才迷迷濛濛睡去。
到早上醒過來,她只覺得身子發軟,睏倦地睜開眼,看著自己身邊的榻席上卻還是整整齊齊,不像是有人睡下過。
崔臨沒有回來?顧明珠蹙了蹙眉,心頭不禁泛起一陣擔心。
看來真是遇到什麼為難的事了,不然崔臨不會不回來的。
“郎君昨夜丑時過了才回來,寅時剛過又回了前院去了。”阿碧一邊替顧明珠梳著髮髻,一邊低聲說著。
顧明珠心裡一動,眉頭微微蹙起,又舒展開來,如常吩咐人送了飯食,用完去了崔大夫人的院子裡。
崔大夫人卻不如顧明珠這般坦然平靜,她的神色裡藏著幾分焦慮之色,臉色也有些憔悴,分明是已經知曉了,只是她在顧明珠這裡一字不提,照舊帶著她打理中饋。
直到晚間,崔臨回了玉笙院,顧明珠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
“……淮南、淮北兩道的絲織行已經斷了貨,浙江道的揚州崔氏糧行已經所餘不多,各處田莊的米糧囤積太久,眼看就要入秋,若是不能儘快運到各地糧行,秋雨一起更是艱難。”崔臨臉色平靜,只是臉色微微陰沉,“江西道、黔南道也都是如此,各處的產業都已經是嚴重受阻。”
顧明珠沒想到這樣嚴重,她正色坐下:“怎麼會是這樣?”
崔臨接過紅鸞奉上的茶湯,只微微抿了抿就放在了案几上:“隴右道、京畿道、都畿道大半都是鄭家的產業,這些時日隴右道、京畿道、都畿道這幾地都對崔家的車隊多加阻攔,官道上竟然都有賊匪。”
顧明珠不由地吃了一驚:“賊匪?怎麼會呢。”
如今天下早已不是開朝之初那般紛亂,除了災亂之時,等閒不會有什麼賊匪,更不要說車來車往的官道之上,怎麼可能平白出現賊匪擾民,何況那是崔家的車隊,有崔家的名聲和精良的護衛,賊匪怕是避之唯恐不及,怎麼可能還敢阻攔。
除非……
顧明珠抬眼望著崔臨,崔臨知道她猜到了,微微頷首:“是朝中與鄭家聯手。”
所以官道上會出現賊匪,而官府始終沒有行動,任由他們阻攔崔家的車隊。
原本在長安時,崔家與鄭家政見不一就已經有了分歧,已經可以料想到之後關隴世家再也不會像從前那樣如鐵桶一般擰在一處了,可是沒想到這麼快鄭家就對崔家動手了。
京畿道、都畿道是南北交通要道,崔家各處產業都需要透過這兩處互相交通往來運送貨物,如今這樣一來,崔家難免會傷根動本。
顧明珠思量了一會,開口問崔臨:“族裡可有什麼打算?”
崔臨慢慢道:“原本各處還有不少留存,一時還能應對,只是時間一久……父親已經讓四叔父去了滎陽鄭家。”
是要跟鄭家商談,只是怕鄭家未必肯鬆口。
畢竟一直以來都是崔家為首,鄭家居次,這是鄭家一家獨大,掌控世家最好的機會,只要鉗制住了崔家的各處產業,崔家必然會元氣大傷,而鄭家有了顯王的支援,只會蒸蒸日上,很快就能將崔家壓制下來。
顧明珠知道的,崔臨怎麼可能想不到,所以他不看好這次鄭家之行,但他也沒有半點慌張之色,淡淡道:“無妨,若是鄭家另有打算,我們也不會毫無辦法的。”
顧明珠望著他,輕輕一笑:“若是有什麼事,也告訴我吧。”
崔臨毫不猶豫將這件事告訴了她,還與她討論了這麼久,也是對她的信任,顧明珠珍惜這種信任,也願意盡力幫他。
這件事鄭媛也都知道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