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部分(第1/4 頁)
功過是非交與後人評說,而她只是要為自己為自己的孩子撐起這片天。
太子帶著幾位皇子與顧青等人去了前殿等著,都坐在榻席上,卻是各有心思。
宮婢奉上茶湯來,也都沒有幾人去端起來,只是心思沉重地坐著,議論聲都沒有。
終究是太子清了清嗓子開了口,問起顧青西山大營的事來,才有顯王與馬元濟時不時說上幾句軍中之事,顯得氣氛不那麼尷尬。
郭晟臉色陰沉地坐在殿中,目光卻恨不能穿過這寬敞的殿閣,直直落在內殿裡,他要聽一聽太醫令究竟說了什麼,聖人究竟還有多少時日。
這關係著郭家還能再立在朝中,為百官翹楚多久。
雖然他號稱是兩朝老臣,門生滿朝,看似風光無限,便是告老也該是衣錦還鄉,得朝廷榮養。可是隻有他知道,這一朝的榮光是怎麼得來的。
是先帝身邊伺候的人百餘條性命,是趙國公府上下百餘口人,是宣陽大長公主的死換來的,是他們的血鋪就的。
聖人若在,他總能想辦法扶持郭家,便是不能再位居當朝一品,位極人臣,卻也能富貴順遂,然而聖人若是不在了,郭家怕是……
他不由地抬眼看了看太子與顧青,便是顧青不動手,天后也不會留下他的。
第441章 暗潮洶湧(第二更)
所以他必須知道聖人的病情,才能夠儘早做好準備。
四大朝臣中,他與呂隨良至始至終是跟著聖人的,他一直認為天后雖有當權者的謀略,有梟雄之勇狠,卻終究是個女子,天下終究會歸聖人治下,又怎能聽從一婦人的驅策。
可是他賭輸了。
不管怎麼樣,即便是輸了,也要想辦法保住郭氏一族上下,絕不能讓他們落到趙國公府的下場。
他忽然想起了泗陽的事,前一日送來的密信上寫著,泗陽城中流言漸漸散去,卻引來了諸多官兵前往查探,原本是查探流言起源,卻離銅鐵礦十分接近,情形越發危險。
泗陽的管事在信中問詢,是否可以將那塊地轉手出去,畢竟如今運輸不通,船行也不接貨,而官兵追查十分緊,若是再不將這燙手的山芋丟出去,很快就會被連累。
這件事郭晟很是猶豫,畢竟銅鐵礦的利益巨大,是郭家多年的搖錢樹,可是眼下的局勢卻是十分不利。
若是在從前,即便是被人發現了,他也有辦法處理掉,終究不過是小小的泗陽,無論如何也不敢與當朝太師作對,他也可以將地契轉入手下人的手裡,即便被查問也無人敢追究。
可是現在聖人已經病危在即,他不能冒著送一個把柄到顧青等人的手裡的風險,只能壯士斷腕了。
到了這一刻,他終於下定決心,讓泗陽的人儘快將那兩處地契出手,銅鐵礦就此捨棄了。
諸位皇子當中,陳留王最是沉默,既沒有與郭晟等人攀談,也不曾加入太子那一番並不高明的軍事見解中去,他臉色淡淡地,看不出喜怒,心裡卻是已經掀起了軒然大波。
聖人就要不行了,即便他沒有留在殿中問太醫令,看方才的情形,也不難猜出已是日薄西山,怕是要不了多少時候了。
何況他雖然醒了,神志卻是不清,根本無法弄清楚朝中的事,也就無法為自己開口。
更有天后在旁虎視眈眈,還有太子等人。
他終於只能靠自己了。
聖人醒過來的訊息很快傳遍了太極宮,宮中妃嬪們不由地都鬆了一口氣,特別是新入宮那幾位,她們可不想剛進宮就要變成太妃被送去孝康殿裡頤養天年。
然而顧明珠卻並沒有清閒下來,天后與太子依舊執掌著朝政,她只能繼續打理六宮之事,更是比之前多了一樁麻煩的事,就是攔住各殿中每日殷勤不斷來給聖人請安的妃嬪們。
這是天后吩咐的,聖人身子不好,不能再被打擾,必須靜養臥榻了。
可是那些妃嬪卻不明白,雖然因為先前餘采女的事,都有些畏懼顧明珠,卻終究是耐不住著急,少不得要半求半說著:“郡主,我們心中實在是擔心,都盼著聖人安康,聽聞聖人醒了,才都急著趕過來,想給聖人請個安,讓我們入殿去吧。”
“我們願意侍疾,不會擾了聖人靜養……”
顧明珠卻不得不唱黑臉:“娘娘吩咐了,誰也不許進去,諸位貴人還是請回吧,待之後聖人大好了再請了諸位過來。”
任她們怎麼說,她都不鬆口,如同一塊鐵板一樣,那群妃嬪沒了法子,只好滿腹怨氣地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