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部分(第1/4 頁)
從她出生就沒有見過親孃,能見到的就是留下的這座府邸,還有毫無溫情慈愛的父親,所以從前的顧明珠,不知道所有事情,不喜歡來這裡,不願意看到這些,而從前的她也沒有這樣好好進來看過這些舊物。
可是現在她忍不住想要摸一摸這些塵封多年的舊物,那上面說不得就有阿孃留下的印記。
她含笑轉頭看向韓嬤嬤:“開啟吧,看看有沒有什麼合適送過去的。”
阿孃留下的她不會送,倒是那些無關緊要的可以挑些送過去。
箱籠一扇扇開啟來,裡面擺放著許多物件,插屏小扇荷包引枕樣樣都有,看起來就是些家常之物,顏色雖然陳舊了些,卻還是儲存的極為完整。
顧明珠伸手從箱籠裡拿出那把白鸞羽團扇,扇柄上還懸著絡子,摸起來很是溫柔,她目不轉睛地看著,一刻也捨不得移開。
“那是大長公主最愛的團扇,到了夏時總不離手。”韓嬤嬤也望著那把扇子,也是滿臉難過。
顧明珠摸了摸扇子又小心地放回去,在箱籠裡看了好一會,每一樣都拿起來問一問韓嬤嬤,又每一樣都放回原處,唯恐碰壞了的模樣。
只是她那副小心的模樣讓韓嬤嬤很是心酸,沒有孃的孩子連摸一摸孃的物件,都像是在親近一般。
她不想讓顧明珠太過難過,吩咐人開啟另一邊的箱籠:“娘子,那邊是些舊年的石料和擺件,您瞧瞧可有合適的。”
顧明珠輕聲應了一聲,依依不捨地轉身要往另一邊走去,目光卻是掠過箱籠最下面的一件小衣服。
她一愣,伸手進去拿起來看著。
那是一件孩童穿的小衣服,柔軟的軟緞做得底子,上面還繡著細細密密的如意祥雲,看起來很是精緻。
韓嬤嬤瞧了一會,嘆氣道:“這是大長公主要生之前親自做的,她連慶兒都不讓插手,一針一線都是自己做的,除了這件還做了好幾件,也都收在一處了。”
她說著,從箱子裡拿出了幾件衣物來,都是孩童的小衣裳。
“大長公主是惦記著娘子呢,是想親自給娘子做衣裙,到了臨盆之時還在做,婢等勸都勸不住。”韓嬤嬤難過地說著。
顧明珠看著那幾件衣袍卻是皺起了眉頭,那幾件衣物用料都是上好的,針線雖然算不得好,卻也是很細緻,可是它們卻是大小不一。
最小的那件只有幾個巴掌大小,看起來不過是才出生的孩童能穿的,可是剩下幾件卻是一件比一件大,最大的竟然像是三四歲孩童才能穿的大小。
阿孃,她為什麼要在自己出生之前就把這些衣物都做好?
顧明珠一時愣住了,她捧著那幾件衣物好半天都回不過神來,心裡亂成了一團。
鄧嬤嬤親自送了單子到東府,看著那一疊子單子擺在顧明珠跟前,她戰戰兢兢地低下了頭。
顧老夫人打算得極好,想著就這樣不聲不響就能讓東府把壽宴的錢銀給掏了,可她覺著不那麼簡單,大娘子怕是不會輕易拿了這些錢銀出來。
顧明珠翻看著手裡的單子,不由地挑起了眉頭,嘴角那麼嘲諷的笑容越來越深。
顧老夫人還真是半點都沒有變,明明她已經把東府的家財都拿了回來,西府裡早已是拆東牆補西牆地度日,她卻還不肯罷休。
不但還想著要風光大辦壽辰,還讓人把單子送到東府裡來了,分明是想讓東府裡幫她掏錢銀,還等著顧明珠親自送過去呢。
再看看那單子裡,光擺一日宴席就要十金,還不算請百戲班子,三日下來竟然要一百多金,比賢王府大宴賓客之時還不出有半點節儉之意。
見顧明珠沒有開口,鄧嬤嬤忐忑地看了她一眼,輕聲道:“老夫人說府裡這些時日諸事不順,還是要熱鬧熱鬧沖沖晦氣。”
顧明珠笑了,看著那些單子:“的確是熱鬧,光這宴席上的菜式都比得上尋常貴府裡的大宴了,只怕有過之而無不及了。”
她咂了咂舌:“就是咱們府裡怕也沒有這樣闊氣過吧,不知道的只怕是當西府裡這是得了什麼意外之財了,如此大方。”
她不等鄧嬤嬤辯解,笑了笑把那單子遞給她:“這單子我也看過了,安排地果然周到,辛苦嬤嬤了,煩勞嬤嬤回去轉告老夫人,就說我覺得是挺好的了,老夫人覺得好便是了。”
這話什麼意思?鄧嬤嬤愣了愣,這不是要給錢銀的意思呀。
顧明珠看見她吃驚的表情抿嘴一笑:“對了,西府裡既然擺的起這樣好的席面,想必有不少餘錢了,我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