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部分(第2/4 頁)
笑容終究淡了幾分,擺了擺手:“下去吧,若是你能娶到顧家女倒也是件好事。”
他的話並沒有說完,只是下半句話卻是不肯再說了,只是與高昌王又談笑起來。
李念快步回了席上,看著還不知道就裡的顧青,心裡更是有幾分激動不安,按捺下性子沒有提,只與顧青談論起了西北的民風景緻,還有軍營中的清苦生活,說到興起之時舉杯飲盡了杯中酒。
待到席散之時,李念吩咐人伺候顧青回房歇息,自己信步在蓮池邊散著。
天上明月映著花影,他走了幾步,喚過了身後跟著的侍從:“讓人儘快帶了訊息去典當行,請他們幫著看顧著點大將軍府裡的事。”
既然有意與顧家結盟,自然就不能對顧家和顧明珠的事坐視不理,如此一來,他也能對顧明珠更為了解一些。
顧青的家書很快被送到了長安驃騎大將軍府顧家,只是這一次他的信沒能交給顧老夫人,也沒有給羅氏,而是交到了顧明珠手裡。
她開啟來,一目十行掃了一遍,淡淡笑了,將那封信隨手放在了一旁,全然沒有在意。
韓嬤嬤有些擔憂,開口道:“娘子,將軍可有說什麼?”
顧明珠纖長秀美的手指拈起那幾張薄薄的信紙,交給韓嬤嬤道:“父親讓我遞了牌子請了曹院判來給老夫人看診,務必要治好老夫人的病,又說老夫人自來最是愛惜節儉,讓我還是將中饋之權交給老夫人,在旁幫著老夫人打點就是了,說一個未出閣的娘子拋頭露面打點中饋終究不好。”
顧青的信裡言辭有些躊躇,語氣也很是和氣懇切,說他一時不能趕回長安來,讓顧明珠幫老夫人請醫官再來看看,又勸顧明珠將中饋交還給老夫人,委婉地提了顧老夫人上了年紀,素來最是愛惜錢財,若是再有什麼閃失難保會氣得病更重了,讓顧明珠看在祖孫情分上能夠讓老夫人安心。
看來顧青是知道了,知道府裡這些事與顧明珠有關係,可他不知為何沒有斥責顧明珠,只是勸她就此罷手。
顧明珠看著那熟悉的筆跡,笑容更冷。
當初她們動了心思下手的時候,為何沒有人勸她們罷手,毀了她的人生,讓她那樣痛哭煎熬地過完一生,現在她不過是要拿回自己的東西,又憑什麼要罷手?成王敗寇,敢害人就要準備好付出代價!
她冷冷一笑,讓韓嬤嬤把那信拿下去燒了,權當她沒有見過這封信。
韓嬤嬤有些忐忑:“大將軍怕是不願意讓娘子管事,不如還是……”
顧明珠扶了扶微微滑落到髮鬢邊的步搖,面無表情地道:“這由不得他,這些年來若不是他默許,那些人又怎麼敢打東府的主意,如今已經到了這一步,他又想來和稀泥,卻是不能了!”
韓嬤嬤想再勸一勸,畢竟大將軍是娘子的父親,父女之間怎麼會有了這樣深的隔閡!若是當初大長公主不曾病故,現在絕不會成了這樣。
韓嬤嬤想著,難過地搖了搖頭。
顧明珠卻是沒有半點感傷,這許多歲月以來,她的心已經被打磨得越來越硬,已經披上了一層厚厚的鎧甲,再也不會輕易受傷。
她喚了阿碧送了文房四寶了,親自提筆寫了一封信,用火漆封了交給韓嬤嬤:“嬤嬤讓人送去宮門那邊,把那宮牌也帶上,讓送進宮給安平公主。”
安平公主為了與顧明珠、岑六娘子通訊來往,特意給了她們一塊宮牌,只要給了牌子,看門的宮人就會把信送去安平公主手裡。
韓嬤嬤輕聲應著,卻是不知道顧明珠這樣是為了什麼。
顧明珠倒是輕輕舒了一口氣,有一搭無一搭地打著團扇看著籠子裡的衛衛和茂茂爭搶松果,慢慢露出一點笑容來,就快好了,很快就能討要回屬於自己的東西了,她等這一日等了許久,如今希望就在眼前了。
她用團扇的扇柄輕輕敲了敲紫竹籠,看著兩個小傢伙瞪大眼望著自己,一臉警惕的表情,不由地失笑起來,很快她們也會像這一對小玩意一樣,知道什麼叫害怕了吧。
第172章 召見(第一更)
驪山離著長安不算近,馬車在曲折的山道上蜿蜒而行,顧明月安安靜靜地坐在馬車中,手裡捧著一本《南華真經》,半闔著眼低聲吟誦,身上的衣裙更是換成了素絹料子的,半點脂粉不施,一副潛心靜修的模樣。
宋嬤嬤坐在一旁,斜著眼睛看著顧明月,她來時得了吩咐,要好好“照拂”二娘子,她有什麼舉動都要留心,不可讓她再在青蓮觀裡鬧出事來。
可是這一日的光景看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