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部分(第2/4 頁)
去樓空,再沒有人留在裡面,而那間密室也是空空如也,太后與聖人都不在裡面。
顧明珠一時心慌意亂,如此看來,太后與聖人究竟去了哪裡,難道真的落入了李念的手裡?
她心事沉沉帶著梁一與小葵出了太極殿,往宮外去,畢竟宮中叛軍眾多,也不知道是什麼情形,若是貿貿然再四處尋找只怕是很容易就會被拿住。
才出了宮,崔臨已經帶了一輛馬車在外面等著了,看見她安然無恙出來,他的神色明顯放鬆了許多:“走吧,太后不在宮中。”
顧明珠一時愣神,不明白他如何會知道,卻也沒有多問上了馬車,崔臨一撩袍擺也上了馬車。
他高大的身子一進馬車,原本尚算寬敞的馬車便顯得狹窄起來,讓顧明珠也有些手足無措,不由地向著裡面挪了挪身子,想要給他讓出更多的空間來。
她也知道在這種情形下,要弄一輛馬車有多不容易,崔臨的風姿儀容又太過顯眼,最好是在馬車裡同行,只是她按捺不住心裡的慌亂,好像他溫熱的氣息如同在大明宮中那次一樣,就在她耳邊了。七郎在顯王府,太后也在,顯王殿下帶著親衛潛入宮中救出了太后,連同顧二郎君和夫人也在顯王府,你隨我去。”
太后被顯王救下了,如今還安然無恙!顧明珠那顆一直懸著的心終於放了下來,她不由地拍了拍胸口,露出絲笑容來:“那就好,總算不曾落入叛軍之手,聖人呢?”
崔臨臉色有些難看,搖了搖頭:“聖人不曾出宮來。”
那就是,已經被陳留王拿住了?
顧明珠臉上的笑容頓時也斂了下來,低聲道:“可見到我父親?”
崔臨搖頭,看著她臉色發白,忙又道:“顯王殿下說顧大將軍前兩日已經想法子出了長安城,趕去西北了。”
顧青手中有十萬兵權,若是趕來勤王必然能夠勢如破竹,只是他未曾奉詔,真的能夠輕易調動那許多兵馬嗎?而長安若是局勢變化,最終太后落入了陳留王手中,顧青的勤王會不會變成了叛亂,反而成了罪狀?
顧明珠此刻感覺到了前途莫測,沒有人知道接下來的局勢,縱然是她重活幾遍,卻也無法預測到之後的事情,因為一切早已不一樣了,她改變了命運的走向。
第487章 母子之心(第二更)
馬車卻沒有去顯王府,卻是去了西市長留坊一間不起眼的報國寺。
只是原本外面看起來破舊冷清的寺廟,此時裡面卻被金甲衛與顯王親衛層層把守,緊密守衛著。
顧明珠與崔臨在小沙彌的帶領下一路走到最裡面的佛堂裡。
太后一身尋常素淨的長袍,綰著素髻跪在佛前低聲念著經,聽到徐司言稟報,才扶著宮女起身來,讓徐司言喚了顧明珠與崔臨進去。
看到顧明珠那一刻,太后唸了一句佛號,連連道:“好,好,平安無事就好!”
又搖頭道:“真是糊塗,眼下是什麼情形你就敢回長安,若是被他們發現了,豈不是……”
顧明珠坐在了她身邊,低聲道:“我不回來,如何能夠安心,太后還在宮中,我父親嬸母她們也在長安。”
太后點點頭:“三郎媳婦和你叔父嬸母都好好的,也在這裡,一會讓他們來見你。”她說著又抬頭看向崔臨:“崔五郎果然信守承諾。”
話語雖然說得輕巧,但她的威儀並沒有因為身在此處,一身尋常的衣著就有半分地減少。
崔臨面對著太后卻是沒有半點動容,依舊沉著有禮,欠了欠身:“世家以信立世,娘娘信守承諾,我們自然不會背棄約定。”
太后此時卻是冷笑一聲:“那安西節度使盧定中卻是怎麼回事?你敢說叛亂的背後沒有世家的影子?”
崔臨沉吟一會:“此時已經使了人去徹查,必然會給娘娘一個滿意的交代,若是世家之中真的有人背棄約定支援叛軍作亂,崔家及其他家絕不會坐視不理,請娘娘安心。”
太后看了看他,忽然一笑:“世家郎君之中崔五郎是佼佼者,我也是對你的承諾放心,才會與你們定下約定,既然你今日說了這樣的話,我便等著看了,莫要讓我失望。”
崔臨微微頷首,又道:“只是聖人如今在叛軍手中,縱然顧大將軍能調來大軍勤王,只怕陳留王未必肯再等時日,若是不出所料,他如今尋不到太后,便只有矯先帝遺詔,逼得聖人禪讓了。”
“而且只怕就在這幾日的光景。”
太后此時臉色徹底沉了下來,低沉沉地說著:“亂臣賊子,縱然挾持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