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部分(第2/4 頁)
心裡始終還是會心緒浮動,許久也不能平復。
坐在太極殿東閣裡,顧明珠踞坐在榻席上翻看整理著奏章,只是她有些心不在焉,許久都沒有回過神來。
太后翻看了手裡的奏章,眉頭緊皺:“明珠,把戶部的奏本給我看一看……”
只是她話音羅了許久,也不見顧明珠回應,抬頭才看見顧明珠出神地坐在那裡:“明珠,你這是怎麼了?”
顧明珠沉浸在回憶裡,從賢王府那一場夜宴,到被送去青蓮觀,最後殞命的那一刻,彷彿就在眼前,只是那時候到死她都不曾想到,自己竟然是落入了這樣的算計裡,被最親密的人給害死了。
幸好這一世她與李裕早已是兩條路上的人,不會再跟著錯誤的人走下去,或許就能有不一樣的結局了吧。
她聽到太后的聲音,才回過神來:“娘娘要戶部的奏本?”
收拾好手裡的奏本送了過去,才退回自己的榻席上。
太后拿著奏本,皺了皺眉,擔憂地看著她:“你這是怎麼了,可是有什麼心事?”
顧明珠微微笑著搖頭:“教娘娘擔心了,我只是思量著將軍府的事有些分神了。”
太后聽了她的話,不置可否地笑了笑,放下了奏本,向她招招手:“我也乏了,過來陪我說說話吧。”
顧明珠依言過去,在太后的榻席邊坐下,讓婢女上前來收拾了案幾,上了新沏的青飲。
碧綠通透的飲子裡飄著幾片舒展碧綠的茶葉,還有幾片薄薄的浮冰,看起來就是沁人心脾,太后端起茶甌抿了一口,才笑著與顧明珠道:“你父親昨日下了朝,還與我說起了府裡的事,只說當年是他太過疏忽,一心顧著西北的軍情,也沒能好好留在府裡教養你們姐妹,很是內疚。”
“說來也真是為難,內府的事他終究也不好過問,還是要有個能幹的當家主母才能打理好這些,你們府裡如今是顧二夫人打點,可始終是不便當,還得多打算打算才好。”
顧明珠一愣,難道是要說……
太后卻是話鋒一轉,笑道:“別的也倒罷了,明玉的婚事也有你打點,妥妥當當地辦完了,可是你如今也到了年紀,兩位妹妹都出閣了,怎麼也不好再拖下去了,我原有心再留你兩年,想著到時候給你賜一門好婚事,風風光光把你嫁過去,只是如今不比當初了。”
她嘆口氣,看了看屏風後面的內殿:“聖人病成了這樣,之後是什麼情形誰也不好說,我雖然是太后,卻也不好太過干涉朝中之事,總還要避著些,若是再留著你,那是要耽擱了你了。”
顧明珠沒想到太后會在這個時候提起自己的婚事來,當初可是半點口風都不曾漏過,今天突然提起來,只怕是已經有了準備了。
她低下頭不言不語,心裡卻是漸漸冷靜了下來,看來太后已經開始為顯王李密與明玉鋪路了,自己在宮中這麼些時日,幫著打點六宮之事這麼許久,自然是該最先退出去的。
這倒是件好事,顧明珠原本就想著要在局勢穩定之後抽身退出去,如今是最好的時機。
只是不能是以賜婚的方式。
她不知道太后心裡的賜婚人選究竟是誰,但必然都不是他願意的。
果然太后見她一聲不吭地低著頭,只當她是害羞了,不由地笑了起來,拍了拍她的手:“往日裡見你行事果斷,只當你是個大方的,這會子倒也扭捏起來,可見再要強也還是個小娘子。”
她笑著擺了擺手,徐司言含笑帶著殿內伺候的人退了下去,她這才道:“你入宮這些時候,我也當你與安平一般,都是自己的孩子,也能替宣陽照拂你幾分,所以事事都不避著你,如今這婚姻大事更不會委屈了你,讓人好好去挑選了,有了人選。”
顧明珠心中一警,仔細聽著她說道:“漢陽郡王曹家長子與你年歲相當,人才品貌也都是上好,前幾日漢陽郡王還賞了奏章要求世子之位,只是聖人病著我還未允准,但也是遲早的事,如此與你是再般配沒有了……”
顧明珠後背起了一身冷汗,臉色卻是沒有半點變化,只是頭低得更下,心中砰砰直跳,果然太后還是提了漢陽郡王長子,她前些時日已經讓人打聽過了,漢陽郡王妃在叛亂之前曾經好幾次入宮給太后請安,看來就是為了這一樁事。
只是那時候太后並沒有答允,想來還是不怎麼滿意的,可是如今情勢大變,太后為了能夠順利讓顯王登基,明玉正位中宮執掌六宮,已經要將顧明珠送出宮去,也就想著順水推舟答應了這一門婚事了。
太后看顧明珠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