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部分(第2/4 頁)
然還不是時候,原本可以準備更充分一些,讓朝臣在潛移默化中承認她的賢明,接受她的統治,然而她剛剛開始著手準備,便已經變故頻生,聖人也終究沒能撐住,撒手而去。
她只能匆忙行事,自然是阻力重重。
可是她不甘心,不甘心就被這一步之遙擋住了步伐,這許多年來,朝中之事都是她一手打點,先帝早已不過問,而太子登基也不過是耽於酒色,懶於朝政,只因為知道有她這個母后在身後支撐,支撐著朝堂支撐著江山。
她為了這大唐江山兢兢業業,連太宗朝留下的老臣都要贊她一句勤勉賢德,這天下能夠如此都是她的功勞,可為什麼就是不能讓她真正坐在朝堂之上受萬人敬仰朝拜,成為天下之主!
只因為她是女人?!
太后臉色陰沉如鐵,閉眼再睜開時已經有了殺意,她曾心軟過,也想安心在這後宮頤養天年,然而他們何曾放過她,一旦真正交出權柄,連她的兒子都想要取了她的性命,那麼她絕不會給他們這個機會了!
宮婢戰戰兢兢進來,屈膝拜下:“零陵郡主、崔五郎君求見太后娘娘。”
太后驀然望過去,目光裡一片冰冷:“讓他們進來。”
顧明珠與崔臨進了殿,與太后行了禮在榻席上坐下了。
太后看他們臉色平常,並不見顧青進來,挑了挑眉:“顧大將軍不曾入宮?”
顧明珠倒不隱瞞:“父親已經入宮,在偏殿等候。”
“怎麼,他自己不敢來,倒是讓你來求情。”太后語氣冰冷,言辭犀利,“連他也要違逆我的意思?”
顧明珠輕嘆一聲:“太后娘娘,我是來替父親請辭的。”
請辭?太后略略有些驚訝,卻又很快冷笑起來:“此時那十萬兵權於他如燙手山芋,他想要交出來了?”
顧明珠沒有絲毫畏懼,平靜以對:“太后娘娘,恕我直言,此時父親交出兵權於太后於大唐於顧家都是有益無弊。”
太后毫不為所動,冷冰冰望著她,轉而又望向崔臨:“怎麼,崔五郎也是來幫顧家遊說的?”
崔臨卻是淡然一笑:“不知顯王何時就藩?”
他忽然問起這個,太后也有些回不過神,好一會才沉著臉:“待朝中大事定下,不日就會趕赴南海。”
崔臨點點頭:“南海離長安千里之遙,太后自然不忍苛待顯王殿下,必然充實守軍,賞賜良田財物,免除賦稅,讓顯王殿下能夠安然留在封地。”
他端起茶甌啜一小口,不急不慢接著道:“顧大將軍領兵西北,十數萬大軍乃是我朝支柱,太后必然是厚待的,朝中宗室大臣對顯王殿下又是恭敬,顧大將軍為顯王殿下岳丈,自然也是受眾臣宗室推崇,說起來還是顧家之福才對。”
他話音未落,太后臉色已經大變,聽出了他們二人的意思了,若真是她登基稱帝,顯王李密是李唐唯一的嫡皇子,宗室與那些一心向唐的大臣武將自然是將希望都寄託在他身上,而顧青又是李密的岳父,手中掌握十萬兵權,那真會成為她最大的威脅!
第591章 談判
她的臉色變化不定,許久才恢復了冰冷,看著崔臨:“崔五郎莫不知崔家家主早已入宮,此時就在偏殿等候覲見?”
她冷冷一笑:“顧大將軍生了兩個好女兒,一個作了顯王妃,另一個可是崔家宗婦。”
她的意思再明白不過,崔家已經決議效忠太后,聽從太后之意,顧明珠是崔家宗婦,太后和顧青完全可以棄了顯王。
崔臨卻是笑了,向著太后欠身:“臨入宮之前已經稟明族中長輩,辭去宗子之位,自此之後臨只是崔家尋常子弟,閒雲野鶴寄情山水,不敢再過問宗族之事,更不會插手朝政。”
“你說什麼?”太后幾乎是咬牙切齒,“崔丞方才分明應承我……”
只是她很快頓住了,崔丞是答應她崔家臣服,只是崔臨若是自請作一個尋常子弟,不受族中奉養,又有什麼可以約束他一定效忠呢?
崔臨絲毫不為所動,依舊緩緩而道:“太后若要開闢乾坤,重立新朝,就許厚待老臣,優撫宗室,更何況是太后親子,李唐嫡裔顯王殿下,否則何以坐擁天下?”
太后何嘗不知,她不會也不忍再動顯王,那是她唯一的孩子了。
她慢慢閉上了眼,臉上再不掩飾疲倦之色:“你們就這樣不肯為我的臂膀?這天下是我一力支撐,如今我不過是真正坐在這太極殿上君臨天下,為何你們都要如此對我!”
顧明珠看著太后那緊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