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部分(第3/4 頁)
讓他們餓死!也不會讓三縣之地有多大的困難!”
顧炎武又繼續說:“水利必須興修!現在正是關鍵時刻,要是有饑民來的話,就以發放糧食為報酬讓他們去興修水利!至於錢財就不會給了!畢竟我們還需要錢財到江南等地購置糧食了!似此,他們也會開心的,畢竟能有口飯吃,很多人都是什麼事都願去的,何況是興修利在千秋的水利呢?”
;
第九十一章 襲擊張獻忠老營
張攀便又嘆氣說:“可以嗎?這樣做真的能保住三縣之地?”顧炎武嘆氣了,說:“其實我心裡也沒準啊!還有,快點給守備大人去信,告訴他這一情況!畢竟我也擔心,要是發生了民變的話,當然我們三縣之地的民眾是不會出現這種事的,可是湧來的饑民……唉!”
張攀嘆氣了,他知道現在要做的就是按顧炎武所說的。
顧炎武則在想著到底是誰在散佈著謠言?唯獨天下不亂啊?一定要把三縣之地攪亂,這才能安心!
顧炎武最為擔心的就是民變問題,而這民變問題真的是發生了!
從各地湧來的難民是越來越多的,他們也得不到救濟,唯一的方法就是去興修水利。就算是他們乞討,因為饑荒之年,很多人家自己都沒有得吃,還怎麼拿出來救濟他人呢?
就算是有人被派去興修水利,蓄水庫等等。三縣之地一帶是山多,水少,流經這三地的水源少,要想有都江堰這樣,鄴城背靠黃河這樣水利相便,就沒有了,能做到的就是起碼有水還能灌溉下農田。
顧炎武大修蓄水庫就是因為這個原因,真的是旱災發生了,起碼還有蓄水庫裡的水來灌溉,加上又近春了,那時農耕用水啊!而且農耕期間可不能大量地動用民力。興修更顯急迫。
不過隨之頭疼的一件事,那就是饑民多,種田也沒有用,饑民會把苗子等全部給吃掉,就草根、樹皮都不會放過!似此,想待來秋獲得糧食,這是一件非常難的事。
正如顧炎武所料的一般,湧入三縣之地的饑民也不少,雖然顧炎武已想著用方法來止住謠言,從而是制止更多的饑民進入三縣之地。
可饑民更多,就算是讓他們去興修水利,那也是讓一部分人,還有很多的人沒有能去興修,從而獲得糧食。而且就算是興修的也多有怨言,極想不勞而獲,不像現在辛苦地勞作才能獲得糧食。這些人將會是作亂,令得三縣根本動搖的可能。
顧炎武當然是知道,可他又沒有辦法,還是得多徵集些練勇吧,畢竟新增的五百還不足,再增五百。
世上的事往往就是這樣,顧炎武越是擔心的事就越會成為了事實,興修水利的饑民在滿清的殲細的煽動之下作亂了!一時之間,局面失控!而且還是在以攻擊官府,爭奪糧食為號召之下,響應者雲集!
要是官府的糧食被搶,三縣之地的百姓也無法得到糧食的分配了,場面就更加地艱難了。
饑民們所組成的人很快地就圍向了靈寶縣城。這些饑民有三千多人,他們將靈寶縣城是層層地圍住的,非要獲得糧食不可。
似此,顧炎武陷入了絕境,同時,他也知道張必武的處境也不好……顧炎武沒有主意了,難道張必武託付的三縣之地就丟了嗎?
在這個時候,意想不到的事發生了!如此就解了靈寶之圍,到底是怎麼回事呢?這還得回過頭來再敘述張必武隨左良玉征戰瑪瑙山的事,然後再敘述回,靈寶之圍是怎麼得以解決的。
回過頭來講述,左良玉見到官軍猛攻瑪瑙山並沒有能佔到便宜,一次次的攻擊都被義軍給打退了。他卻氣定神閒地,說:“收兵!明天再來攻取瑪瑙山!”
“啊?”張必武不明白地看著左良玉,不懂左良玉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
左良玉笑了,說:“國雄啊!你看著好了!只要那一邊得勝,我這一邊就能大破義軍!義軍也不能把我們怎麼樣!說不定還能擒獲了張獻忠呢!哈哈!”
張必武心想:“那一邊?左良玉說的那一邊是怎麼回事啊?”不過他也不便多問,到時候就會明白了。
在翌曰,一大早,左良玉不但把自己的人馬給召集起來,還讓秦軍也跟著一起起來,說是立功的時候到了。
左良玉在等,他耐心地等待,他望著山頭,雖然天空未亮,可是山頂上燈火通明,就知義軍並沒有放鬆警惕。
忽然間,山後方喊殺聲震天,而且火光沖天。左良玉笑了,說:“好!我想劉國能應該是得手了!大家做好準備!一鼓作氣攻下此城!給我大叫,張獻忠被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