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部分(第4/4 頁)
散發著光輝,明亮而柔和。
靜默中,賀雲開溫言道:“韞舜,朕有個想法,想跟你探討。”
“嗯?”謝韞舜認真對待,他如此提出,可想而知是關乎國事。
賀雲開心平氣和的道:“國堂的修建需要一年之餘,在後年,適齡的官宦子弟入國堂,將學習兩年,便是三年之後才有一批新入仕的官員。”
謝韞舜不置可否,每部經書經典要學習透徹,能融會貫通,自是不可低於兩年集中學習。
賀雲開提議道:“在這三年期間,皇后何不廣納招攬賢才,施下恩德,讓被埋沒的人才得以有機會被重用,並動搖當前穩固的保守的有既定規則的官場,起過渡緩衝的作用,免到時新舊權勢的衝突激烈。”
“皇上已有主意?”謝韞舜冷靜視之,她當然要廣納人才,也已經有了主意。
迎視著她的冷靜,賀雲開平和的道:“皇后不妨在皇宮門外設定一個‘薦舉箱’,廣納薦舉人才。可自薦,亦可推舉。但凡認定自己或他人的才能出眾,能勝任某種官職,詳細寫下緣由投入箱中,將直接被皇后審閱。皇后既能掌握大量人才的資訊,還能擇優任用。”
謝韞舜神態如常,他們的主意類似。當前官場,四品及以上官職被顯赫家族聯姻壟斷,無一人是完全憑藉能力升遷至四品以上官職,肯定有許多有志之士被埋沒,需要有不同於吏部常規的選拔機制。
賀雲開點到為止的道:“國堂培育出的人才,是由國傅舉薦入仕。皇后親自發掘、提拔、重用的人才,會感念皇后的恩德,擁護皇后。”
顯而易見,雖然是她主張國堂擴招,利國利民載入史冊的大好舉措。而賀元惟是國傅,當朝培育舉薦入仕的人才,無疑會大量簇擁在賀元惟身邊,成為他的權勢網。
謝韞舜明白,若有所思。吏部必須要革新,要像革新工部那樣,制定公開嚴明的制度。工部被革新後,持異議者很不滿,但有力排眾議的聖旨壓著,在朝積極的方向扭轉。
革新吏部不能像革新工部那樣強勢,當前的吏部尚書是翟容容的父親,而謝義是御史大夫,掌監察百官。重要官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